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杂文随笔-正文
刘 菲:自己动手编班刊
//www.workercn.cn2014-04-14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分享到:更多

    清明节放假期间,见一朋友。她一个劲儿地抱怨上高一的女儿前一阵“不务正业”,花很多时间忙着策划、编辑、发行一本80页左右、16开本的班刊。我说,这是好事呀!在应试教育占主导地位的当下,身为北京市重点高中的学生,能拿出时间和精力做这个,既说明孩子的自信,也说明学校老师的教育观念在转变。

    据了解,班刊的内容全部出自班里同学之手,有原创的诗歌、时评、随笔、散文,有对老师的专访,还有花季少年的人生感悟。从封面设计、版面编排,到印刷装订,都由学生自己完成。因为是一本自己制作给自己看的刊物,所以全体同学的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平时擅长写作的同学自然跃跃欲试,就连不太爱写、不太擅写的同学也绞尽脑汁地琢磨着给班刊写点什么。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中国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所以一无所能。中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手脑联盟,结果是手与脑的力量都可以大到不可思议”。制作班刊,看似和功课不搭界,浪费时间,其实每个参与者既要动脑,又要动手,收获是多方面的。

    由此联想到海外汉语教学。我以为,现在海外汉语学习者最缺的不是教师,也不是教材,而是使用中文的机会。海外中文学校是否可以借鉴这个例子,每学期在全校范围内,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一次班刊制作竞赛。低年级的可以图画多、文字少;中年级的应该图文并举;高年级的则以文章为主。充满童真的看图说话、自编的谜语童话、原创的诗歌散文……再加上学生的绘画、摄影和剪纸等手工作品作为装点,一定会涌现出一批充满个性的、受孩子们喜爱的班刊。最重要的是,制作班刊为海外孩子提供了使用中文的机会,在筹备和制作过程中,每个孩子都能参与进来,体会到使用中文的乐趣。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