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杂文随笔-正文
孔方斌:民族交融好味道
//www.workercn.cn2015-09-30来源: 人民日报
分享到:更多

  中秋赏月之余,不由想起新疆和田的“月饼”。据说两千多年前,借助丝绸之路,新疆和田地区就有与月饼极似的圆形面饼,如今已经成为和田百姓桌上的寻常食物。而且,随着时光流转,新疆月饼也在不断花样翻新。比如“切糕月饼”,既有切糕的干脆,又有月饼的香甜,这是民族特色与历史传统的结合,既团圆又团结。

  在和田还吃过另一种维吾尔族的日常食物——粽子。汉族传统的节日美食有着维吾尔族的吃法,夹拌糖稀、蜂蜜、酸奶、刨冰等辅料,别有风味。这正是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味道,饱蘸了新疆各族群众的甜蜜,从舌尖滑进肠胃,融入中华文明的血脉。

  还有那香喷喷的抓饭、在馕坑制作的烤包子、百吃不厌的新疆拌面……千百年来,民族之间相互交往交流交融,造就了同一食物不同吃法,何尝不是文化上一体多元的体现,何尝不是精神上的携手和拥抱?自古以来的商业往来、文化交流,延展了新疆少数民族独特的饮食文化,成为一种既保持自身底蕴,又融汇其他因素的文化体系。

  饮食文化的相互交融,既是一种对多种口味的追求,也是一种相互之间的文化认同。遥想小麦在西藏的命运变迁,从最初“藏族不愿吃小麦,只吃青稞”到90年代“小麦是不坏的选择”,再到今天“藏族都爱吃小麦”,小麦走上藏族餐桌的过程也是藏族与中华民族其他成员交往扩大、差异缩小和文化交融的过程。透过这一过程,有助于我们探求文化认同与民族团结的同声相应。

  诚如人类学家张光直所说,“到达一个文化的核心的最佳途径之一就是通过它的肚子”,饮食文化的交融是一面透镜,透射出各个民族相互学习、相互欣赏,共同创造祖国灿烂文化。正如一个音符无法表达出优美的旋律,一种颜色难以描绘出多彩画卷,各民族文化正是在交往中加深了解,在交流中取长补短,在交融中相互认同,创造一座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殿堂,使中华民族成为一个自在和统一的整体。

  拨开历史的层层帷幕,拂去岁月的重重尘埃,我们可以看到,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不以血缘论夷夏,而以文化论亲疏”,说的正是这个道理。18世纪下半叶发生的震惊世界的蒙古土尔扈特部落东归,就是因为文化认同的伟大力量。流落在伏尔加河流域的土尔扈特部落历时8个月,行程万余里,以巨大的牺牲回到中国。而回归的牵引力就是“投中国兴黄教之地”的文化宗教认同。

  正是中华文化强烈的向心力,涵养了少数民族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心灵认同。无论是在70年前民族存亡的生死关头,还是在汶川大地震后全国爱心涌动的温暖时刻,各族人民都用行动谱写了“命运共同体”的时代传奇。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让优秀中华文化绽放时代光芒,滋养人民心灵,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就会焕发出深沉的休戚与共情怀、坚韧的守望相助意识、昂扬的同心共济精神。

  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心灵的交流是各民族文化最本质的交流。“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家庭团圆的味道最幸福,民族团结的味道最和美,56个民族民心相通,以情交心,以心换心,奏响的正是祖国这个大家庭的最美和声。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