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骑车是最环保、最节约的出行方式,在我任期内都会骑车来。”3月3日,全国人大代表、中央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教授吴碧霞骑车15分钟,来到北京市会议中心报到,希望用行动吸引公众关注,加速大气污染治理的进程。
吴碧霞选择骑车上两会,绝非刻意标榜,去年她就是骑自行车参加两会的。骑车出行已是吴碧霞的一种生活方式,两会时间骑车,平时上班也是这样,据吴碧霞透露,从她家到中央音乐学院大约6公里,骑车约40分钟,只要天气晴好、时间充裕,就会骑车上班。骑车还是开车?因人而宜,关乎公民自由,无需道德绑架,不能简单认为骑车者比开车者拥有道德优势,但在“空气污染是目前最大的民生问题”的当下,身为人大代表的吴碧霞希望用行动引起关注以加速治理空气污染,无疑体现了一名代表的用心与担当。
吴碧霞骑车赴会,虽是一个人的行动,但她并不寂寞,此举为公众热议,乃至激赏,恰可说明绿色出行不乏民意基础,更可看出公民对代表委员绿色出行的一种期待。
别小看骑车赴会的意义,也别忽略驾大排量车出行的“风险”。北京市人大代表、著名房地产商潘石屹前不久被网友“围殴”,起因是,他在机场高速收费处拍照,被保安阻止,于是拿出了一证书救了他。细心网友发现,“环保卫士”潘石屹所持的证书乃人大代表的证件,停在高速路边的汽车则是5.7大排量日本丰田SUV,于是揶揄道,“潘总为呼吁治理PM2.5四处奔走,真是‘辛苦了’!”一方面厌恶PM2.5,另一方面制造PM2.5;一方面呼吁治理雾霾,另一方面又“贡献”雾霾,言行之间,几多错位?代表如果垂范,民众何需吐槽?吐槽,是监督也是冀望。
如果说代表委员在庙堂之上“以嘴议政”,那么在会外就需要“以脚议政”,这体现在用脚去思考、用脚去调研,还体现在言行一致,知行合一。代表委员说什么,大家在听;代表委员做什么,大家在看。代表委员倡导什么,就应该先做到什么;不喜欢什么,就应该先不做什么。代表委员人人以身作则,民众便会见贤思齐。
十面霾伏,心肺之患,污染天气已是人民公敌。我们每每谈及雾霾,胸中怨气,不吐不快;坐议立谈,滔滔不绝,然而愿不愿少开一次车、少制造一点垃圾、少燃放一次烟花?言行之间,行胜于言,在抗霾的漫长征途中,我们“同呼吸,共奋斗”,早已结成命运共同体,一万次吐槽不如一次行动。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从小细节入手,从最简单的小事做起,便可逐渐抵达大目标。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绿色出行,信仰符合现代文明的生活方式,我们所处的环境必能更加改善。
治理雾霾如此,抓其他工作也是如此。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不要在层层表态、层层开会、层层造声势上做文章,而要在层层抓落实、层层抓解决问题上下工夫。目标确定了,任务明确了,就要咬定青山不放松,而不能抓一阵子松一阵子,热一阵子冷一阵子。“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不倦于行进,不惰于努力,再难的事也变得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