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科技之星-正文
追记“中国质量管理之父”刘源张院士:少壮常怀强国志 华巅犹抱济时心(组图)
//www.workercn.cn2014-10-17来源: 光明日报
分享到:更多

  十年尝试,十年磨砺

  新中国百废待兴,“一五”计划正如火如荼进行。刘源张深受鼓舞,怀揣着满腔的热情和干劲,誓要学有所用。

  “我们欢迎您到力学研究所来工作,您的专门学识一定能对‘运用学’组起很大的作用。”1956年9月11日,刘源张收到了时任中国科学院力学所所长钱学森的一封信,力邀他到中科院力学研究所运筹学研究室工作。

  钱学森的邀请似一盏明灯。12月初,刘源张到力学所报到,正式成为该所的副研究员。从此,他与中国质量管理事业结下了终生缘分。

  上班的第一天,所长钱学森找刘源张谈话。谈到自己的专业方向时,因为离开中国太久,汉语变得生疏,刘源张脱口而出的是英文“quality control”,钱学森马上翻译说:“质量控制。”

  于是,在钱学森的建议下,刘源张建立起中国第一个质量控制研究组,致力于介绍、研究、应用和推广这一新的管理理论和方法。

  1957年9月,北京红庙。第一机械工业部的一所学校里,刘源张组织的质量控制讲习班在这里开讲,钱学森亲自给40多名工程师和技术员做了题为“理论联系实际”的讲话。这是新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质量控制讲习班,为中国企业撒下了第一把质量管理的种子。

  1961年年底,刘源张转到数学研究所,在华罗庚指导下工作。1957年到1966年的这十年,被刘源张定义为“尝试的十年”。在各种政治运动不断的年代,这位归国赤子既要适应政治上的要求,又要追赶科学技术的思潮,他始终带着“美国的理论如何联系中国的实际”的问题意识去看、去想、去做。

  十年里,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号召下,刘源张跑遍了大江南北的大小工厂:上海第二纺织机械厂、北京国棉一厂、长春一汽、东风电视机厂……

  刘源张深入生产一线的脚步再也没停下过,他被亲切地称为“工厂大夫”。“理论联系实际”的信条在他的血液里不竭流淌,成为他坚守一生的质量管理准则。

  让刘源张欣慰的是,新的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渐渐在国内打开局面。《鞍钢宪法》的“两参一改三结合”,提倡领导、干部、工人共同参与技术革新;“三个三的检验工作法”让刘源张颇为兴奋,他认为是“科学与国情的完美结合”;“中间公差”法,让工人顺其自然地发挥自己的本领,不强求上限或下限,保持平常心即可。

  正当刘源张要大显身手时,“文革”风暴席卷全国,厄运随即降临。1966年8月15日晚,他在家中被蒙上双眼,以莫须有的“高级特务”罪名投进了秦城监狱。

  不惑之年理应是一个人最奋发有为、锐意进取的阶段,刘源张却是在监狱里度过。8年零8个月的铁窗生涯,他没有放弃对知识的渴求、对真理的探寻。

  从监狱图书馆借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找来毛泽东的《矛盾论》《实践论》,身处昏暗的狱室,坐在小矮床上,刘源张一册接一册反复阅读。

  那段岁月不堪回首,尽管遭受着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读书却启发了刘源张对质量管理更深层次的认识。他运用马列哲学方法,反思和总结了过去十年的质量工作,总结出了质量管理工作的三原则——领会领导意图、摸清群众情绪、选用科学方法。

  三条原则看似没什么理论性,却非常切合中国实际情况。2000年,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管理科学历程》一书将它命名为“刘氏三原则”。

  “文革”十年黑白颠倒、纷纷扰扰,刘源张心里却只有工作。他相信中国需要管理科学,他相信总有一天会回到工作岗位。为了保持身体健康、不让头脑迟钝,他经常练习心算、推导微积分定理,还模仿京剧的跑圆场步法在狭促的狱室里走圆圈,到放风场跑圈。

  1975年4月,阳光终于照到刘源张的身上,他出狱了。

1 2 3 4 共4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