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蒋丽蓉:为职工说话的腰杆子越来越硬了
我是2011年6月来到鲤城区总工会的,虽然只有短短两年,但我跟工会一直很有缘。早在1997年,我就在街道担任工会副主席,2003年到区民政系统工作,又被选举为系统工会主席。一路走来,几个不同层面的工会工作我都接触到了,总体的感觉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职工队伍的壮大成熟,工会的作用越来越大,我们开展工作的腰杆子也越来越硬了。 [详细] |
|
陈冬宁:我和工资协商的N个“第一次”
2013年5月30日,一个让我永远铭记的日子——河北省人大常委会审查批准了《唐山市职工工资集体协商条例》,这是河北省首部地级市立法,被称为唐山市推进工资集体协商路上的里程碑。那一天,我忘记发了多少条短信,给我的同事,给联系的企业,给协商中结识朋友,还有关心《条例》进展的领导,与他们分享那一刻的喜悦。回首从事这项工作的点点滴滴,恍如昨日再现。 [详细] |
|
谢桂云:“若有来生我还干工会”
到今年3月,我从乡镇来到这个岗位正好10年。回头看时间很短,也很长。说它短是因为老是感觉时间不够用,有很多事情没做完;说它长是因为这期间还真的做了不少事情,很有成就感。工会工作全是为职工做好事,扶贫帮困,雪中送炭,每做成一件事,那种成就感让人很享受。工会工作“有为才有位”,能帮企业解决困难,帮职工维护权益,能化解矛盾,工会自身建设就不是问题。我在争取资金上不怕丢面子,不怕说话、跑腿。 [详细] |
|
闵玉昭:工会承载着我的梦想
我热爱工会工作,我与工会结下太多的情缘!工会工作也承载着我太多的梦想!2001年11月,组织调我任徽州区杨村乡党委委员兼任乡工会工作委员会主任,从此,我与工会结下了缘分。从乡镇转入区机关,我连电脑都不会使用,需要一个适应过程。我当时想,既然领导信任我,调我任此项工作,我就不能辜负大家的期望,一定要把工会工作做好,给领导和职工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详细] |
|
王剑明:创新永远是不可或缺的关键词
我近40年的工作经历中,有28个春秋是在工会工作岗位上度过的,可以说我的人生与工会密不可分,结下了深深的情缘。在这么多年的工作中,我深深体会到,创新是工会工作永不可或缺的关键词,只有具备充沛的创新精神,才能有效应对这个年代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工会工作的根在企业,工会工作的土壤是广大职工群众,其目的就是服务广大职工群众和企业。只要坚守住这一根本点,根据时代发展要求不断创新工会工作方法,工会发展之路必将越走越宽广。 [详细] |
|
潘善保:“图的就是让职工满意”
从2002年到现在,我一直在基层工会工作。12年来,我最深的体会,就是工会干部必须和职工打成一片,为职工说话办事,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和问题。这是做好工会工作的根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帮助职工,是我做工会主席的座右铭。作为边疆铁路的一名基层职工,我觉得是边疆这片热土养育了我,是基层培育了我。基层工会主席日常所面对的都是一些具体琐碎的小事,这些事看似不起眼,但对职工来说都是大事。 [详细] |
|
邹好平:在推进改革中维护职工权益
在我30多年的工作经历中,有26个年头是在工会工作岗位上度过的,可以说我的人生与工会密不可分,结下了深深的情缘。在这么多年的工作中,我深深体会到,工会工作只有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抱着同一个目标,朝着同一个方向,及时以工会特有的优势和形式来加以推进,才能取得实质性的效果。一系列的改革,不可避免地要有各方利益调整,农垦工会将如何发挥其职能作用,为改革稳定顺利地展开奠定基础,是工会面临的考验。 [详细] |
|
仵作仁:工会“有为”我们才更自豪
从事工会工作有些年头了,能够亲历10年来中国工运事业的蓬勃发展,见证工会工作10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我深深为自己是一名工会干部感到自豪。我担任吉林省白山市总工会主席之初,正值白山市被定为全国首批12个资源枯竭城市之一,众多国有企业改制职工下岗,全市面临着下岗失业职工多、待业人员多、工伤职工及离退休人员多;职工维权难、就医难、就业难、生活难、子女就学难等问题。工会工作也存在“工会组织声不响,工会干部气不壮,工会作用相对弱化,工会地位不高”的现象。 [详细] |
|
刘前进:“工会干部不能把自己当成‘官’”
不知不觉,我担任工会主席已有7年。在工会这块阵地中,我与昆都仑区工会共同成长。在这里,我对工会工作有了更为深切的体会。这些年来,经过努力,工会的工作有起色了,感觉工会工作对党政和职工群众非常重要。工会组建、工资集体协商、困难帮扶、技能比赛、素质提升等等,样样不能落下。我感受最深的是,工会干部不能把自己当成“官”,要做职工的娘家人、贴心人,只有真正把职工的利益记在心头,职工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 [详细] |
|
李忠云:“工会在农民工心目中越来越重要了”
我从1982年起就在企业做工会工作,1986年进入省总工会至今,从事工会工作30多年。儿时农村的艰辛生活在我脑海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2003年,我到大通县桦林乡宣讲中央政策精神。该乡每年有3000多人选择在春播后外出打工,主要从事采掘、建筑、修路、搬运等体力劳动。同工不同酬、工作强度和职业危害性大、工资被拖欠、因工伤残得不到补偿的情况时有发生。针对这种情况,我建议在劳务输出地乡镇成立工会,吸纳农民工入会。 [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