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近日,郑州一位老师因在今年秋季上市的人教版语文教材中发现了多处错误和值得商榷之处,将人民教育出版社告上了法庭。这并非权威教材首次受到质疑。事实上,教材出错的新闻近年来屡见报端。(《太原揭报》11月27日)
我国中小学教材编写的缺陷为何长期存在?为什么屡遭诟病却依然如故?编写者似乎表现得特别迟钝,是没有看到批评言论,还是不在乎批评而继续闭门造车?如此编写教材就不怕落下笑柄?
近几年经常有报道披露,有些高考作文编造虚假情节、用词不当、语病频出、思路混乱、论证乏力,竟然还能得高分。本来我想说那简直匪夷所思,但对照教材编写的现实,给学生做经典示范的教材可以违背常识罔顾事实随意编写,学生胡编乱造也就不奇怪了。
作为教师,我对有关教材的话题一直很有兴趣。早就知道有人在质疑教材,很多人的质疑都是基于对常识的尊重而提出的,都很有道理。我自己也多次就教材中的缺陷向有关部门提出质疑,但从来都没有得到一个字的答复。我不过是一个乡村小学教师,人微言轻,可我发现即使专家学者有理有据地对教材提出质疑后,教材编写者似乎也懒得公开站出来回应一句,究竟是傲慢还是迟钝呢?
我以前一直对教材编写者充满敬意,读他们编写的教材以及教材参考书,以为他们都是为人师表、身体力行、以身作则的模范,可发现他们也会搞错而且知错不改甚至强词夺理之后,对他们的印象不仅大打折扣,甚至一落千丈了。难道有了什么护身符就可以随意欺哄大众?该反省了。如此应付纯真的少年儿童,简直是一种犯罪,应该悬崖勒马。
请教材编写者不要做南郭先生,别在信息时代丢人现眼。公众也不应该迁就了,因为一个国家的教材质量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一个国家的文化水平。如果任由漏洞百出错误连篇的教材继续发行,无异是教育的耻辱。(作者为河南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