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各地更加重视民生投入值得肯定,但若仅仅考虑资金总额的增加,对往哪里投、投多少、怎样投、效果如何评价等没有足够重视,就容易使一些过高的承诺难以经受时间的检验。要更好地利用市场规律,有效发挥价格杠杆作用,提高民生投入资金的使用效率——
近期,北京地铁“2元通票”将被调整一事引起广泛热议。北京市自2007年起实施的公共交通低票价政策,被认为是财政购买公共交通服务的示范之举。不过,随着交通补贴资金逐年提高,北京市的地方财政压力与日俱增。低票价还在一定程度上鼓励了人们出行,地铁拥挤程度日渐加大,安全运营也受到影响,引来很多乘客特别是上班族的抱怨。
地铁票价调整反映出的民生支出效率问题,并非孤例。前些年,部分资源能源富集的地方,看到当时地方财政收入增长较快,便提出“全民免费医疗”、“15年免费教育”等口号。不过,其中一些地方由于产业结构和财政收入来源相对单一,在主业行情大幅下跌或资源遭遇枯竭时,原有的高承诺已明显不切实际,难以兑现的地方政府陷入进退维谷的尴尬境地。这说明,各地更加重视民生投入值得肯定和支持,但若仅仅考虑资金总额的增加,对往哪里投、投多少、怎样投、效果如何评价等没有足够重视,就容易使一些过高的承诺难以经受时间的检验。
增加财政投入与提升百姓福利感受,并非简单的因果关系。没有财政投入,民生事业难有发展;但仅靠财政投入,民生发展也未必能够如愿。对一些地方来说,要真正结合当地实际,更好地利用市场规律,有效发挥价格杠杆作用,提高民生投入资金的使用效率。从国家治理的角度看,则必须从国情出发,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思路,切实做好改善民生各项工作,真正把好钢用在刀刃上。
近期,中央相继召开一系列重要会议,对新一年乃至更长一段时期的工作进行谋划部署,并释放出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强烈信号。可以预见,在教育、就业、住房、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药卫生、公共交通等民生领域,财政投入的力度将加大。但也应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经济正处于增速换挡期,财政收入要继续保持超高速增长已不现实,“过紧日子”将逐步成为常态。在这种情况下,编织保障基本民生的安全网显得尤为迫切,这就要求必须在提升民生投入的效率上着力。
首先,坚持量入为出,守住底线。要用好经济杠杆,对财政投入效率进行科学评估,不能只凭感情办事。通过精细化投入,变“大水漫灌”为“滴灌经营”,做到公益与效率的统一。应综合考虑当期支付水平和长期承受能力,既谋当前又要利长远,既让百姓得实惠又避免过头承诺,给民众持续稳定的政策预期,这才是真正负责任的表现。
其次,坚持政府引导,市场驱动。财政资金数额有限,要发挥其四两拨千斤的巧劲,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很重要的一点是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发社会活力,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比如,发展健康服务业和养老服务业,政府不应大包大揽,而应集中在制度规划、政策制定及过程监管等方面积极作为,用政策导向吸引社会资金力量,不断丰富公共服务供给。
第三,坚持广开言路,欢迎各界监督。民生事业与百姓福利密切相连,出台措施不能闭门造车。要实现“言必诺、行必果”,还应发挥好人大、政协、媒体、社会团体等各方面的监督作用。条件不成熟的举措不宜盲目推出,尽量使民生投入资金该花的一分不省,该省的一分不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