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今日推荐-正文
人民日报:改革,让梦想照进现实
——评论人眼中的这一年//www.workercn.cn2013-12-30来源: 人民日报
分享到:更多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回首2013,在这一年的记忆里,有数不清的“开始”、说不完的变化、道不尽的勇气。那些宏大叙事的关键细节中,往往有对未来的指向。值此岁末,我们特别邀请几位评论人和学者,从各自不同的视角回望、检视我们刚刚走过的这段历程,感受2013年“逢山开路”的挑战与决心

    ——编者

    难忘,改变未来的历史片段

    那些发生在2013年的片段,许多都将具有历史性效应。

    难忘“不再刺激”。年初,国内国外都在猜测,中国经济政策将保持刺激,还是转向稳健?新一届领导集体一上任,清晰的政策信号即刻放出——只要经济在合理区间运行,就无需刺激。一年的风雨兼程证明,不再依赖刺激政策的中国经济航船,可以顺利抵岸。

    难忘“以开放促改革”。超越经济数据,响起了2013年最强音——通过改革释放制度红利。9月底,上海自贸区挂牌,“形成可复制经验”的冀望,让人们看到了中国进一步对内对外开放的决心和格局。力度之大,超出许多观察家意料。

    难忘“将GDP崇拜请下神坛”。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在河北调研、湖南考察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再也不能简单以GDP增长率来论英雄。随之,干部政绩考核体系中GDP的权重被弱化。在年尾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GDP数据不再被列为刚性指标。健康的经济增长观,开始与执政体系相匹配。

    难忘“全面深化改革”。改革的主旋律,贯穿于十八届三中全会的16个方面60项改革。无论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还是“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无论是“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还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都是以发展人的权利为着力点纠正机制体制弊端,开凿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巨大能量源泉。

    诸多片段的背后,是更加理性、波澜壮阔的雄伟改革图景。而2013年,为这幅图景抹上了最浓重的一笔。(徐立凡)

    点赞,寻求多元文化的弥合

    2013年,中国的文化人过得百感交集,也遭遇了不少始料未及。

    没想到,网言网语也能登上大雅之堂,“点赞”、“土豪”、“女汉子”和辉煌的“中国梦”一起成为2013年十大流行语;没想到,微博未落,微信又起,大众喜怒哀乐如今离不开网络展示、放大和互相打量以及疯狂转发,各种转瞬即逝的热闹将人们包围;没想到,内地电影票房突破200亿元大关,而且国产片贡献卓著;没想到,一档缺少爆点的亲子节目“爸爸去哪儿”红遍全国,尽管大人孩子仍要为收入、成绩的好看奔忙,举家围炉夜话几成遥远传说,但许多人开始重新掂量家的意义……

    林林总总的热闹甚至纷乱,让人看到文化需求的多元、市场选择的力量、阶层消费的差距,更有回归传统伦理与文化生活的渴望和诉求。

    在这样的背景下去理解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文化体制改革的要求,就会发现其顺应民心之处。一是政府从办文化转向管文化,实现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管办分离,该回归文化市场的,就让市场做主;二是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意味着“均等化、标准化、多元化”,首先要缩小城乡之间、东西部之间、不同阶层之间的公共文化服务差距。

    互联网给填平文化鸿沟搭了个价廉物美的桥。然而,更多的现实文化困境,依然要仰仗更广层面的改革才足以化解,也需要众人拾柴,共同“点赞”。(李泓冰)

    “意外”,转型就这样坚定加速

    对不少人来说,2013有太多的“意外”:中央政府退出经济刺激政策是“意外”,最高法集中清理错案是“意外”,近20名省部级高官被立案查处当然更是意外。应接不暇的“意外”,让“意外”变成了不意外。

    而最大的“意外”,当属11月15日公布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作为追踪、观察中国政治20年的媒体人,通读《决定》之后的第一感觉,难以言语形容——以往呼吁了多年的诸多问题,都在这份《决定》中有了具体的回应和阐释。如果这些问题都能得到充分落实,中国政治和社会的变革将会有全新且清晰的走向。

    当然,纸面上的决议不等于现实中的完成。但可以确认的是,随着《决定》的公布和逐渐落实,知识界与治理者之间的互动方式,需要作出调整。以往的模式注定将转化为一种更全面的互动,不仅知识界提出的议题需要治理者做出回应,社会发展中已经出现或正在发生的变化,也需要知识界做出准确的解释和科学的前瞻。对于尚未做好足够准备的知识人来说,这个变化有点猝不及防。

    中国正在完成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转型。顺着别人走过的那些道路,注定难以实现自己的梦想,只有不断突破那些固有的模式,超越“不可逾越”的“常规”,才可能跨过历史的三峡,蹚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因此,这些“意外”,其实也都不意外。(张天蔚)

    期待,全面改革再塑你我前程

    今年是我的本命年,也是最感劳神的一年。因为工作关系,我每天关注热点新闻,2013年的跌宕起伏可谓近年罕见,堪与2008年一比。

    始终觉得,“理性中立客观”是书生论政要坚守的价值观,“爱国”是底线。但是,在利益多元分化的今天,如何谋求最大公约数,实现每个人的“中国梦”?

    父亲是有40年党龄的老党员,早年在安徽老家当过村支书,饭桌上最想和我讨论的就是抓贪官;母亲是知青,她现在爱上了淘宝,把积蓄都存进余额宝,每天计算利息,“中国大妈”最关心的就是开源节流;孕期中的太太最辛苦,我俩是“双独”,年初决定再要一个孩子,可是,两个孩子就医就学的难题,无疑是巨大的挑战;侄子大学毕业进了一家央企,可他在农村的父母总觉得公务员前途更好,他自己则苦于杭州的高昂房价,彷徨不定。高中同学年初建了个QQ群,定居在二三线城市的,每天幻想着孩子可以靠学习鲤鱼跳龙门,实现自己未能达成的梦想。

    至于我自己,今年记忆犹新的,是在7月参加了北极之行。旅途中结识了几位“土豪”,他们讨论最多的,除了中国经济走向,也有周游列国攻略。

    草根、中产、富豪,农民、公务员、知识分子,有各不相同的纠结和梦想。改革2.0版,将为我们的人生,带来怎样的出彩机会?

    我满心期待。(徐达内)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