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直挂云帆,破浪前行,中国巨轮继往开来再启航。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起步之年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我们要更好地发挥以改革促发展、促转方式调结构、促民生改善的作用,把“稳中求进、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使得中国经济良性循环的发展空间变得越来越大
201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改革任务重大而艰巨。中国经济这艘巨轮如何驶向更加光明的未来,不久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下了总基调:稳中求进、改革创新。
世界经济仍存在大量不确定因素
然而,2014年中国经济所面临的内外挑战依然不可小视。从外部来看,世界经济仍存在大量不确定因素,国际市场争夺变得更加激烈。这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归纳:首先,美国经济虽然稳步在复苏,但QE3的退出,却没有明确的时间表,如果美联储采取“间歇式”的降低购买国债计划,而国债收益率又跟随市场退出的“预期”不断上升,那么,很有可能美元会间歇式的升值,大宗商品会出现间歇式的暴跌;而且国际资本也会出现间歇式的“大退潮”现象,从而导致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国家,遭遇到像2013年印度和印尼那样的金融市场受冲击的问题。
其次,发达国家的低息政策不会轻易改变,因为它们今天面临的就业压力和债务负担使之更倾向接受“弱势美元”、“弱势日元”乃至“弱势欧元”的货币结构。尤其是日本和欧洲经济依然疲软,更会导致向中国市场的套息交易的资金,随着他们坚持宽松的货币政策不变而不断增加,从而“常态下”的外汇占款和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将有增不减,直接考验我国货币政策和外汇管理战略的有效性。
再者,若发达国家的“就业水平”处于持续低位的状态,无法在新的一年中得到快速解决的时候,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市场开放的要求,会导致我国企业和产品“走出去”的成本和风险日益增加,反过来这也会挑战我国监管体系的运行效率和中资企业的竞争力。
新增长方式将创造新“制度红利”
中国未来“稳中求进”战略的运行效果,将取决于我们自身增长方式的转变能力和融入国际市场所需要的务实大胆的推进方法。但是,这个过程依然充满挑战,特别是过去表现突出的“四大红利”效应日益减弱,需要我们予以辩证的研判和科学的应对:第一,“人口红利”尽管不能再像以前那样以低劳动力成本的优势再现,但是,只要我们在户籍政策、企业税收政策、生育政策和土地改革政策上大胆改革,稳步推进,劳动力资源还会不断涌现;第二,“全球化红利”虽然再也不能让中国这样一个世界经济第二大国仅仅靠不断增加货物出口来创造,但是,如果我们能够通过更加务实创新的自由贸易区建设,来推动中国企业和世界企业继续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中公平竞争、相互合作,那么中国经济的“全球化红利”将变得更为丰富;第三,“资源红利”的瓶颈已经让所有的海内外企业都在不同程度上遭遇到了莫大的挑战。中国今后要密切关注欧美市场所进行的一场关于“资源标准”的竞争,防止过度投资所造成的“产能过剩”。中国也要联合新兴市场国家,争取能够让更多发达国家的环保技术无偿或低价转移到新兴市场国家来,以弥补他们前期发展阶段所造成的环境恶化的后果;第四,“政策红利”虽然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发挥了不可磨灭的积极作用,但是它的后遗症也不可小觑。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让市场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发挥决定性的作用,通过放权、放松管制、引入竞争等“制度红利”的方式,来全面推进中国经济的市场化建设。为此,在扶持企业创新、强化义务教育方面,政府应投入更多的公共资源。
显然,稳中求进,不是不要速度,而是要有新内涵,即通过改革来促进结构调整,提高质量和效益,创造新的“制度红利”,保持经济的平稳增长。
让老百姓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做好2014年经济工作,要突出民生优先,促进社会公正。会议指出,要构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着力增加消费需求;加强制度建设,织好保障民生安全网。要注重实效、取信于民,做到言必信、行必果,积小胜为大胜,让老百姓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应当看到,中国内需不足现象,主要源自与民生密切相关的“三大障碍”问题:一是“没有钱消费”。中国大众工资性收入偏低,财产性收入匮乏,再加上各种税费居高不下,社会整体消费能力就受到很大影响。二是“有钱不敢消费”。诸如医疗、教育、养老、住房等民生问题得不到解决,中国社会就会出现过度储蓄、消费不足、贸易顺差不断扩大的失衡问题,长此以往,就会严重制约企业的生产能力和政府的货币政策有效性。三是“有钱不在国内消费”。今天中国最有消费能力的群体,尽管是少数,但他们选择在海外消费,在中国投资。如果我们市场自身的诚信问题、过度保护问题、仇富的偏激心态问题以及企业自身差异化的生产能力问题得不到很好解决的话,那么,“藏富不露”的生活方式就会大大减少中国经济的市场活力,甚至可能还会增加资产泡沫的系统性风险。
“言必信、行必果,积小胜为大胜”,就意味着各级政府要把百姓能够直接得实惠的改革摆在优先位置,更加注重增强经济的活力,使经济的微观主体更加活跃,提升发展的内生动力,让老百姓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直挂云帆,破浪前行,中国巨轮继往开来再启航。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起步之年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我们要更好地发挥以改革促发展、促转方式调结构、促民生改善的作用,把“稳中求进、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使得中国经济良性循环的发展空间变得越来越大。
(作者为复旦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经济学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