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今日推荐-正文
经济日报:让更多资金和企业回归实业
//www.workercn.cn2014-01-23来源: 经济日报
分享到:更多

    实干方能兴邦,实业才能强国。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发展的根基和本钱,脱离实体经济的发展会付出惨痛代价。做大做强实体经济,关键在改革。一是培育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二是将已出台的改革措施落实好。

    最近,有两件事在街头巷尾流传。一则讲的是浙江温州有家企业,老板带着千余员工苦干精算,一年到头利润100多万元,而老板妻子在上海炒房,8年获利3000万元;另一则说的是在广东佛山,有一家陶瓷企业老总的儿子做了几年房地产,赚的票子超过其父从事陶瓷业20多年的利润总和。

    温州、佛山都是著名的制造业基地,在发展实业方面具有其他地方少有的先天优势,但无论是拥有上千名员工规模的企业,还是20余年打拼的积累,做实业的最终都没干过“炒房子”的。这一现象道出了一个令人担心的事实:实体经济经营难度大、成本高、利润薄。

    这是个老话题,同时也是一个不能轻视的大问题。个人和企业都是“经济人”,哪赚钱就会倾向把钱投向哪里;资本更是逐利的,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利润的“冰火两重天”,会让大量资本从实体经济中抽离出来,流向不费力且收益高的“钱生钱”项目。长此以往,“宁炒一座楼、不开一家厂”的观念就会盛行,“一夜暴富”的浮躁心态就会大行其道,实体经济就会遭遇严重“空心化”的侵蚀。

    实干方能兴邦,实业才能强国。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发展的根基和本钱,脱离实体经济的发展会付出惨痛代价。如美国次贷危机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在金融和房地产上玩得太过了,高杠杆率把金融泡沫越吹越大。在我国,由于房地产业和金融业投资回报丰厚,致使众多做实业的企业家逐渐将精力转向这两个产业。看一看当下有多少实体企业蜂拥进入银行业,又有多少实业转行炒房、炒地皮,大家就知道,“脱实向虚”状况有多么严重。最近,市场再现“钱紧”,这是继去年6月、12月以来的第三次,其肇因无疑也与此有关。

    风起于青萍之末。对待苗头性、趋势性问题有充分判断,才能防患于未然。从2013年的经济数据看,我国经济“稳中有进”势头良好,实体经济也有新发展,但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很大,发达国家宽松货币政策退出会对我国企业有什么影响?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对于转型中的“中国制造”意味着什么?一切均需要苦练内功、做大做强实体经济来应对。

    做大做强实体经济,关键在改革。一是培育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使实业有搞头、有甜头。实体企业经营难,与市场体系不完善、交易成本较高密不可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推进工商注册制度的便利化,反对各种垄断和不正当竞争等一系列改革举措,有助于从根子上优化市场环境,降低实体企业配置资源的成本,减轻税费负担,让各种资本有信心、有条件专注于实业发展,各地区各部门要抓紧推进。二是将已出台的改革措施落实好。这些年我国出台了不少扶持实体经济的政策举措,力度不可谓不大。有关部门应抓好现有政策的落实工作,并把落实与改革完善结合起来,对过于原则的举措,进一步细化,提高可操作性;对落实不到位的、需完善的,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唯有真正让好政策不至于悬在半空、不至于留下空白,才能真正防止“脱实就虚”,让更多资金回归实业。

    (本文执笔:马志刚)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