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本报特约评论员欧阳晨雨
弃婴岛,在渐进探索过程中,即便发现一些问题,遇到若干困难,也是在所难免,不必过度悲观。面对新鲜事物,不如“摸着石头过河”。
因接受弃婴数量远超承受能力,在“婴儿安全岛”试点50天后,广州作出了暂停其使用的决定,重新使用时间另行通知。广州弃婴岛因此成为该省首个,也是全国30多个试点中首个叫停的弃婴岛。
其实,这种尴尬的局面并没有出乎人们预料。早在弃婴岛设立之初,就不乏激烈的批评声音,存废之争迄今仍未能平息。其后一段时间,弃婴数目的激增,更让广州福利院有限的救援设施备受煎熬。对于广州这个拥有巨大人口基数的一线城市,手中握着不多“底牌”的弃婴岛,从“捉襟见肘”到“几近崩盘”,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尽管如此,我们仍然要向弃婴岛的设立者们肃然致敬。据介绍,广州弃婴岛自启动以来,截至3月16日早上共接收弃婴262名,全部患有不同程度的疾病。倘若不是因为这个救助设施的设立,那些患有脑性瘫痪、唐氏综合征、先天性心脏病等疾病的弃婴们,很可能早早夭折。在尊重生命、关爱婴儿上,他们已交出了一份合格答卷。
更值得赞许的,是这个暂停弃婴岛使用的艰难决定。当初,设立者们力排众议,终于让弃婴岛出现在广州街头。如今,在现实面前,他们再次选择了暂时止步,面临舆论压力可想而知。执着前行固然需要勇气,毅然止步同样可贵。
况且,暂停并不代表着彻底放弃。广州市弃婴岛原本就是一次地方性试验,按照民政部要求,将为全国性类似设施建立探路试水。在这个渐进探索过程中,即便发现一些问题,遇到若干困难,也是在所难免,不必过度悲观。面对新鲜事物,不如“摸着石头过河”。
不过,导致暂停弃婴岛的“导火索”,也不能轻易忽视。广州市弃婴岛从春节前夕开始启动,不到两个月时间就不得不暂停,充分暴露了有关机构在先期调研准备和危机应对上的不足:虽然看到了广州是省会城市、医疗资源较为集中、市民很有爱心的地域优势,却没有敏锐察觉,在国家儿童福利保障制度不够健全的大前提下,面对庞大的流动人群,单一救助和自身能力的先天缺陷。
如今,广州市弃婴岛“闭门停业”了,相关反思却不应囿于广州一地。事实上,北京、上海等超级城市,也有着与该地类似的人口现状。对于这些地方,应与陕西、河北等试点省份有所区别,构建一种新型的婴儿救助和保护制度,让弃婴们的生命更有保障。同时,对无故弃婴的父母也应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