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吴储岐
前不久,中国社科院发布《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12-2013》。调查结果显示,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度下降,超过七成人不敢相信陌生人,从行业和部门来看,人们对商业、企业信任度最低。
尽管蓝皮书的结论只基于7个城市不到2000份样本的调查数据,是否客观反映出中国社会的总体信任状况存在质疑,但环顾我们身边的生活,这个调查结论却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很多人的切身感受。快递来了不敢开门,去超市购物看不清保质期绝不会轻易埋单……我们不禁要问:是谁动了名叫“信任”的奶酪?对此,我们呐喊:社会信任亟待“正能量”给力。
社会信任的正能量,是官民沟通的桥梁。领导们扫马路、掏钱坐公交,这些新闻被媒体曝光到网络上,本意是为了体现领导的亲民与关怀,激励基层工作人员更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但网上也出现了一些骂声:领导作秀、表面文章……的确,社会上存在少数官员,沽名钓誉、好大喜功,但我们不能对所有官员的行为在未了解实际情况前都一棒子打死。破解这一问题,一方面需要官员“打铁自身硬”,真心为人民;另一方面也需要人民群众用心感受、公正评判。
社会信任的正能量,是和谐社会的保障。古语说“人心隔肚皮”,意思是教育我们不能轻易相信他人。但倘若连主动了解别人、试着理解别人的出发点都没有,你也不敢接近我,我也不说心里话,人与人交际间就会充斥着怀疑、猜忌、不满、揣度。其实,对任何事物有赞扬、肯定、质疑、否定都很正常,但得有度。我们常常感叹“世上还是好人多”、“人性本善”,这表明崇尚美德、彼此信任还是社会主流。唯有弘扬、传递这份正能量,才能构建起崇德向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信任的正能量,是民族精神的传承。中国历史上从来不缺乐于助人的英雄模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祖国如有难,汝当作先锋”……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前人留下英雄事迹、语言瑰宝,激励后人为国家、社会、人民做出更大的贡献。社会不断向前发展,我们更需要将这份信念的能量、大爱的胸怀、忘我的精神、进取的锐气发扬传承。
人无信不立,国无德不兴。信任是连结人与人心灵的纽带,是国家兴旺强盛的软实力。增长社会信任,需要正能量,需要你我共同的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