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今日推荐-正文
武汉晚报:网络消费安全的法律准绳在哪里?
//www.workercn.cn2014-03-24来源: 武汉晚报
分享到:更多

    3月22日,乌云漏洞平台发布消息称,携程系统存技术漏洞,可导致用户个人信息、银行卡信息等泄露。携程当晚宣称,已进行技术排查和修复。如用户因此产生损失,携程将赔偿。(3月23日《新京报》)

    虽然也许本次“携程安全门”并没有大家所想象的严重,而目前也尚未发生实际损失。但如今大多数人都离不开网络支付,我们每天都要和形形色色的网站打交道。在此过程中,我们曾经留下过多少信息?这些网站会不会滥用抑或不慎泄露这些信息?如果有些网站故意为之甚至盗用这些信息,岂不是轻而易举?这些信息被泄露后,将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损失?

    各种网络平台的蓬勃发展改变了传统消费模式,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让我们和网站安全紧紧绑在一起。另一方面,大部分人对网络安全专业知识又不太了解。这种“无知”不仅可能被不良网站所利用,也可能让人们产生恐惧,长远看对各方都不利。

    通过携程漏洞门,我们有必要反思相关法律是否能够合理界定网络安全中的刑事、行政、民事等各类法律关系?执法主体本身是否明确,同时是否确立了明确、有效的执法尺度,是否为相关主体提供了公平、安全的行为准则?相关行业是否形成了充分保障用户安全权和知情权的行业标准?司法机关对于相关类型的新型犯罪和纠纷,是否有了最起码的专业知识储备和司法准绳?谁有责任向用户普及最基本的网络安全常识?诸如此类的疑问,已经给各方敲响了警钟,网络消费安全必须得到更多的关注和保障。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