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已于10月20日正式印发。这是中国体育事业发展历程中里程碑式的事件,是所有体育工作者和体育爱好者的利好,也是未来中华民族整体素质提升和发展的福音。尤其是首次提出的“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短短12个字,却有着重若千钧的分量,可谓振聋发聩、激荡人心。
全民健身因何能上升为国家战略?为什么需要将全民健身作为国家战略?
这里当然有经济发展方面的考量。全民健身的发展理所当然会促进体育消费,拉动体育产业,从而推动经济持续发展,但全民健身的价值又绝不仅仅限于经济。它事关人民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更关系到人民的全面发展,因为体育不仅仅有强身健体的功能,更有利于人们锻造人格、挑战自我、不断超越、培养意志品质和团队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体育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体育在提高人民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弘扬追求卓越、突破自我的精神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里讲的“体育”,其主体当然不仅仅指的是那些为国争光的运动员,而是每个普通人。在国家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大背景下,体育除了惯常和固有的民族精神激励功能,产业功能、经济价值、素质塑造功能、社会融合功能等也日益凸显。实践证明,体育不但可以为国争光,还可以为民谋利,为民谋福。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正是为了充分发挥体育的多元化功能,在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同时,大力提升人的整体素质,造福中华民族。
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不仅有其必然性,更有其紧迫性。目前,我国的全民健身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整体上与体育发达国家差距明显:体育人口偏低,健身意识不强,体育消费意识淡薄,体育设施严重不足。尤其是青少年身体素质呈现持续下降趋势,“宅文化”大行其道,更是让人忧心。生活经验告诉我们:一个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和从事某些体育项目的人和一个与体育绝缘的人,不只是身体状态有别,精神状态也大不一样。因此,让青少年爱上体育,不仅关系到个人的身心健康,更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兹事体大,怎么强调都不过分。
到2025年“产业基础更加坚实。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平方米,群众体育健身和消费意识显著增强,人均体育消费支出明显提高,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5亿,体育公共服务基本覆盖全民。”《意见》已为我们描绘了全民健身和体育产业发展的蓝图,但要想实现这一宏伟目标,还有许多事情要做。而且这些事情绝非体育部门一家所能包办,需要多领域和多部门的沟通协调,因此也不可能一蹴而就。
比如,全民健身和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应该是相辅相成的,但目前在我国,二者远未形成良性循环,一方面,人民群众健身需要不断增长,而另一方面,社会体育资源又非常有限,这其实就是我国体育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问题,仅靠政府投入是远远不够的,而必须引导社会力量,大力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这,正是《意见》出台的现实意义所在。
全民健身成为国家战略,这预示着我们的社会对于体育的认识已经达到了新的高度。在我的理想中,体育不应是社会的点缀和花边,热爱体育运动应内化到每个人的血液中去,成为一个社会发展的原动力。有社会学家在谈到美国时就曾说过:“你要了解这个国家,就必须认识它的体育运动。”希望若干年后,这句话同样适用于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