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评论

重点推荐

【聚焦】少儿图书竟然“少儿不宜”?

2020-06-16 07:30:34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新闻——

  据6月14日《半月谈》报道,伴随国内儿童阅读需求上升,少儿阅读市场逐渐扩大。然而,部分粗制滥造、内容失格的童书流入市场,容易对少年儿童产生不良影响。一本名为《小熊过生日》的儿童绘本中,许多朋友参加小熊的生日会,但吃蛋糕时有一位朋友不见了,书中就此提问:“宝宝你知道谁不见了吗?”餐桌上多了只烤鸡,暗示朋友“上”了餐桌。

内容失格的童书何以出现

樊树林

  童书不同于普通的图书,内容上除了要符合儿童发育、认知特点等科学性外,还须担当价值观塑造、文化传承的重任。

  优质童书不仅是孩子认知世界的一扇窗户,而且能在真善美的熏陶中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童书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随着国内童书事业的不断成熟,催生了一批有理想、有追求、有水平的作家和编辑,也涌现了一大批的精品力作,受到广大少年儿童的喜爱。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曾说:“儿童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读者,但却是需要引导的。他们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个民族未来的阅读水准。”

  在对国内童书事业发展感到欣喜的同时,一些问题渐渐浮现出水面。部分内容失格、粗制滥造的童书流入了市场,进入了许多家庭,对少年儿童的成长形成了不良影响。 比如,一些童书中暗含有歧视、暴力、性等内容,不仅会让孩子对阅读产生疏离感、恍惚感,久而久之更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价值观塑造。

  “少儿不宜”童书频出,无外乎利益驱动和原创力不强两个原因。数据显示,2019年9月,全国有500多家出版社参与少儿图书市场竞争,少儿出版市场竞争格局由原来专业少儿出版社“遥遥领先”变为各类出版机构“群雄逐鹿”,为了切分这块蛋糕,有些出版社不是在打造精品上下功夫,而是把眼光放在了如何猎奇上。此外,个别出版社一味求新求快,不注重原创精神的培育,一看到某部新动画作品播出,就策划出一套绘本——速成童书强行植入不适宜原角色的语言、情节也就见怪不怪了。

  儿童的好奇心强,可塑性也强。培养孩子们高尚的情操、良好的习惯,童书具有难以比拟的地位。因而,呵护童书事业的健康发展,促进其进一步繁荣,是时代的需要,更是培育下一代的需要。

“把关人”审校能力须提升

张海英

  部分童书“变味”缘于多重失守。从出版环节看,由于童书出版风险较小、成本较低、利润较高,再加上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吸引了诸多出版社参与竞争,“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这为滋生粗制滥造、内容失格的童书提供了土壤。从需求环节看,人们往往认为书是好东西,却忽视了书也可能良莠不齐,部分家长购买时未能认真把关,甚至都不翻看一下。

  杜绝童书变成“奇葩书”,还要多个环节同时把关。其中,严把出版关是关键。出版社应该对内容的思想性、艺术性进行全面审查,杜绝不科学、不健康的内容。涉及童书的每家出版社都应设立童书审查委对质量负责。

  同时,家长要严格审查内容再购买,或者购买有害出版物后积极举报投诉,前者能防止孩子被不良童书“污染”,后者能倒逼出版社严把质量关。从现实情况看,部分家长缺少审查童书内容的意识,部分家长则缺少甄别的能力。家长作为成熟理性的消费者、监护人、成年人,应该替孩子把好阅读的关口,而不是不加思考、甄别地把书交给孩子。

  另外,童书销售商也要对质量负起责任。比如,销售平台一旦发现用户投诉童书的健康性,应及时调查、审查,下架不健康童书,这也是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需要。而且,图书评论界也应对童书质量进行重点关注,像啄木鸟一样把有害内容“啄”出来,该批评的批评,该指正的指正。

  更重要的是,要对童书质量加强监管,完善质量标准和相关制度。比如,对“恐怖、残酷”要用具体标准来界定,既便于出版环节操作也便于执法监管。令人欣慰的是,有关部门近年来实施的“护苗行动”,已经查处了一大批面向未成年人的非法有害出版物。希望这一行动能够形成常态和长效。

编辑: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人物

一周看点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