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遏制“窃听风云”,保护信息安全的力度亟待加强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2021-01-06 07:30

  从“窃听风云”中挖出背后的黑色产业链、利益网,形成有效打击,保护个人及企业信息安全,必须让相关法律“长出牙齿”,监督电商平台做到守土有责,同时完善物联网卡等专用号段的监管,相关审批环节不能形同虚设。不法分子“学习动手能力”不断增强,倒逼我们在防范、打击上必须不断升级。

  据近日央视报道,江苏省南京警方日前摧毁了一条包括生产厂家、销售代理在内的生产销售定位、窃听、偷拍设备的黑色产业链条。警方调查发现,这些设备被伪装成充电宝,可以在使用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实施远程定位、轨迹查询、远程录音等行为,“受害者几乎遍布全国”。

  想象一下,你正在和朋友打电话说悄悄话,或者正在进行涉密商业谈判,但整个过程都被人窃听了,而且这种窃听设备难以被发现,甚至就在你的包里如影随形,兼具定位、行程轨迹记录等功能,这是多么恐怖的体验!而这并非电影桥段,它是真实发生在我们生活中的窃听现象。时下,此类违法犯罪手段越来越成熟,且有向不同领域、更广范围蔓延的趋势。

  充电宝窃听、针孔摄像头盗摄等,绝非关乎少数人的事——利益链条上每一笔黑金入账的背后,都有人或有企业蒙受难以估量的损失;一项技术被不法分子升级和利用,意味着可能吞噬更多人的合法权益。相比以往的一些窃取信息案件,如今的手段有了更多技术含量,与之相应的则是民众个人隐私、机密信息暴露的风险以及潜在代价大大提升,进而引发更多社会问题。

  比如,在个人层面,当某些隐私信息被窃听,同时被记录了行程轨迹,那么,我们的人身财产安全就可能受到威胁,诸如敲诈勒索、电信诈骗等行为也更容易实施;在商业竞争方面,涉密的竞标资料、商业谈判等一旦被别有用心之人窃取,损失难以估量。前段时间,北京一家安防公司在开会讨论营销方案时,被人利用放置在座椅下方的设备窃听,导致其竞标失败,就是例子。

  可以说,物联网卡失守、电商平台不作为、监管嗅觉迟钝等因素交织在一起,纵容了技术作恶,放大了新技术犯罪的恶果,甚至让不特定个体面临隐私信息“裸奔”和“社会性死亡”的风险。从卡商号商黑产、“呼死你”、骚扰短信,到电信诈骗、银行卡盗刷,莫不如是。

  仅就窃听黑产分析,伪装成充电宝的窃听设备在市面上长期盘踞,暴露出的漏洞之一是物联网卡的失守。网络安全专家拆解窃听设备的零件发现,其中的Sim卡属于物联网专用号段,主要用于物流公司、智能设备厂家等企业。按规定,相关企业购买物联网卡需要实名认证,但企业购买往往批量较大,逐渐衍生了不同层级的代理商,给虚开卡、不实名等行为留下空子。

  与此同时,电商平台的不作为,让此类违法设备在网购中畅通无阻。据报道,目前各电商平台上并没有限制售卖此类窃听设备,而且很多商家还以“定位”“远程听音”关键词来吸引眼球,有的商家还提供私人订制,把具有定位和窃听功能的芯片植入手机充电插头、数据线等指定设备中。

  在法律上,生产、销售、使用窃听器材,无疑都是涉嫌违法犯罪。我国刑法第二百八十三条、第二百八十四条都明确规定了非法生产、销售、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的相关刑责。2015年开始实施的《禁止非法生产销售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和“伪基站”设备的规定》也明确指出,禁止非法生产、销售、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和“伪基站”设备。

  从“窃听风云”中挖出背后的黑色产业链、利益网,形成有效打击,保护个人及企业信息安全,必须让相关法律“长出牙齿”,监督电商平台做到守土有责,同时完善物联网卡等专用号段的监管,相关审批环节不能形同虚设。不法分子“学习动手能力”不断增强,倒逼我们在防范、打击上必须不断升级。

  “影响范围扩展至全国”“受害者遍布全国”——与不法分子窃听窃照等行为的较量,已经不宣而战。维护网络生态健康,保护民众及相关企业的信息安全,保障正常的社会秩序刻不容缓。

  (工人日报-中工网评论员 吴迪)

责任编辑:张苇柠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全国总工会
微信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