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社评】
原标题:从1.26亿元补偿金看建立生态治理责任共同体的意义
工人日报-中工网评论员 韩韫超
黄河流域首个省际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的成功实践,表明这一机制有望在大江大河流域治理和绿色发展进程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推进“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生态保护理念进一步落地,推动实现流域内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共赢。
据新华社7月5日报道,山东省政府在7月5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近两年,黄河入鲁水质始终保持在Ⅱ类以上,作为受益方的山东省向上游河南省共兑现生态补偿资金1.26亿元,这标志着黄河流域省际横向生态补偿机制探索取得重要进展。
黄河生态改善惠及千家万户,山东向河南支付1.26亿元生态补偿资金,源自2021年两省签订的《黄河流域(豫鲁段)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协议约定,监测断面水质年均值在Ⅲ类基础上,每改善一个水质类别,山东给予河南6000万元补偿资金;反之,每恶化一个水质类别,河南给予山东6000万元补偿资金。监测断面关键污染物年度指数每下降1个百分点,山东省给予河南省100万元补偿;反之,每上升1个百分点,河南省给予山东省100万元补偿。
生态补偿制度是以防止生态环境破坏、增强和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发展为目的的新型环境管理制度,它以从事对生态环境产生或可能产生影响的生产、经营、开发、利用者为对象,以生态环境整治及恢复为主要内容,以经济调节为手段,以法律为保障。
就河流保护来说,如果上游地区无视河流水质保护,往往会加大下游地区水质治理的成本与难度。作为我国生态补偿制度的重要探索和创新,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正是一种河流流域上下游地区“责任清晰、合作共治”的长效管理机制,即流域上下游地方政府通过协商谈判,实现“保护者得利、受益者付费”的补偿效应,协调和平衡生态保护地与生态受益地之间的利益关系——上游地区得到补偿后将会产生更大的生态保护与修复动力,下游地区付出资金成本来支付补偿而获得本地区生态收益。对上下游地区而言,这无疑是一场双赢。
我国幅员辽阔,不少大江大河覆盖多个省市,流域内不同地区往往经济发展差距较大,而生态资源分布通常也不均匀。如此背景下,要让生态保护工作在各地成为自觉、自愿、自利的可持续行为,实现各地间利益互补尤为关键。
一段时间以来,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在长江大保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从2012年浙江和安徽为保护新安江签订全国首个省际流域生态补偿协议,到云贵川三省以“共同决定+条例”方式保护赤水河,长江经济带多个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建立,在全国范围内起了表率作用。
在此基础上,如今黄河流域首个省际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的成功实践,表明这一机制有望在大江大河流域治理和绿色发展进程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推进“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生态保护理念进一步落地,推动实现流域内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共赢。
与此同时,我们仍需看到,现实中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仍面临一些困难和阻碍,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还有不少“硬骨头”要啃。比如,一些地方对流域生态补偿的理解、认识和诉求存在较大差异,对资金来源、补偿标准等问题存在争议;地区间谈判耗时费力,达成的协议相对碎片化,易遭遇执行难;补偿依据局限于水体指标,森林、草地、湿地等其他资源鲜有纳入考量;补偿资金多来源于财政资金,去向也多由地方政府决定,企业与社会组织参与度不高;补偿金额难以覆盖改善投入,地方政府资金压力较大,等等。
无论是一些地方跨省排污、以邻为壑的反面教材,还是“对赌双赢”的积极成效,都表明生态环保大局之下,没有哪个地区能独善其身。推动形成生态治理的责任共同体是大势所趋。期待更多地方在吸收相关经验做法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因事制宜,实现生态保护领域的多元共治、多方共赢,让绿水青山真正成为“金山银山”。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