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最伟大”、“最精彩”,媒体对刚刚落幕的CBA总决赛不吝赞美之词。
是的,若论比赛的悬念、对抗的激烈,这一系列赛的确堪称经典,加时、绝杀、挽救赛点、血溅赛场、火爆的上座率、血脉偾张的观众……这些商业体育最常见的因素,咱们的联赛无不具备。悬念是职业比赛最重要的要素,从这一点上讲,CBA的确在进步。它成功地把观众请回了赛场,让观众心甘情愿地掏腰包,这是一个联赛成长和壮大的前提,CBA能做到这一点,非常了不起。
但实事求是地讲,CBA总决赛激烈,但并不精彩;悬念丛生,但不少场次技战术含量很低。CBA的职业化程度还远没有我们期望的那么高,俱乐部经营、职业裁判队伍建设、外援引进和使用制度改革甚至球迷文化培育等,都在“摸着石头过河”。CBA已经告别成人礼,但它青涩依旧,充其量只能算是一个“半熟少年”。它依然在成长的途中,离“伟大”远着呢。
这是一个被外援主宰的总决赛。北京最终拿到总冠军,不是他们的国内球员比新疆强,而是他们的双外援太厉害了——通常情况下,马布里和莫里斯总有一个点会爆发。如果两人都发挥不了,那北京队只好输球,总决赛第五场就是生动的例证。反观新疆队,也非常依赖哈德森,另一名外援辛格尔顿对球队的贡献相当有限,打到最后也伤了,双方外援实力对比早就决定了此次总决赛的走向。是新疆队的韧劲和斗志留住了比赛悬念,当然还有哈德森的神奇发挥,他在第五场比赛中包办了球队最后的18分,这是典型的个人英雄主义的胜利。但在一个漫长的系列赛中,你不能指望外援总有这样的神奇表演。
对比北京夺冠后球员的狂喜,新疆失利后全队上下显得非常平静,他们有理由保持平静。新疆队本赛季的目标不过是四强,现在的亚军已经超出了他们的预期。新疆队可能会在未来实现夺冠的目标,前提是他们必须补强外援。
如果CBA的外援制度不改革,那么“北京模式”一定会被更多的球队仿效。本土球员的生存环境可能更加不容乐观。最好、最“伟大”、最“精彩”的赛季伴随的是,中国男篮破天荒地名列亚锦赛第五,首次无缘世锦赛(世界杯),这样的反差或许并非偶然。看看总决赛、半决赛,国内球员基本都只有干脏活、累活的份儿,一到关键时刻,承担责任的十有八九是外援。大多数队伍的打法也非常简单,除了外援单干,就是投三分(三分命中率经常惨不忍睹),国际篮球最流行的得分方式——突破、急停跳投等少之又少。比赛是一个职业联赛最重要的产品,但恕我直言,CBA总决赛的质量还真不怎么高,火爆的上座率也无法掩盖这一点。
除了比赛质量堪忧,CBA三轮季后赛都出现了裁判问题、计时器问题。北京夺冠之夜,比赛没打完,摄影记者居然已经占领了场地,这放在世界上也是奇闻一桩。还有北京主场的“京骂”问题,已经不只是让北京球迷蒙羞,让所谓的“北京精神”成为笑话,而且还让联赛的形象受损。对此,居然还有人辩解,这是北京独有的球迷文化,真是不怕侮辱“文化”二字。
面对NBA如狼似虎的冲击,CBA能发展到今天的模样,实属不易。放眼世界,我们对CBA固然不必妄自菲薄,但也似乎不宜盲目捧杀。“伟大”之类的赞美,还是省省吧。中国职业篮球的路还长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