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时政-正文
罗晓星:官员拔擢要“以民意论英雄”
//www.workercn.cn2013-11-06来源: 长沙晚报
分享到:更多

    近日,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印发《关于开展“四风”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和加强制度建设的通知》,其中规定:坚决叫停违背科学发展、盲目铺摊子上项目的行为,坚决查处制造假情况、假数字、假典型、虚报工作业绩的问题,坚决纠正唯GDP(国内生产总值)用干部问题。(11月5日《长沙晚报》)

    中央如此旗帜鲜明地以明文规定坚决纠偏“唯GDP论英雄”,尚属首次。这一坚定表态,所应对的现实问题不一而足。尽管GDP本身能够反映生产和消费的总体情况,但由于天灾人祸、重复建设、产能过剩,甚至维稳开支都能堆高这一数据,因此,当GDP在官员升迁考量中的权重过大,也就导致了政绩观的扭曲。官场面子心理催生了“满城挖”,盲目政绩投机欠下了环境债。当然,与资源浪费“伤钱”、环境恶化“伤身”相比,个别官员由于“求升心切”,急功近利的执政理念让人民“伤心”,或许将带来更坏的影响。比如,粗暴执法、违法拆迁等所引发的社会矛盾。由是观之,以重建干部考评体系为抓手,打破经济与社会发展的GDP迷信,已是刻不容缓。

    当然,有破还需有立,破了“唯GDP论”只是第一步,更关键的还得立新论。换言之,GDP在干部考评体系中让渡出来的部分权重,应该划拨给其他哪些指标?从GDP创造者之一、诺贝尔奖得主西蒙·库兹涅茨对GDP的弊端解读中,其实就可窥得一二。他认为“GDP并不能全面科学地诠释国家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对有限的资源消耗和对环境的掠夺并没有计算在内,也无法体现民生福利水平与社会公平正义。”也就是说,全面科学地看待发展,除了标注生产和消费水平,还需要纳入对环境影响与民生反馈的考评。

    毋庸讳言,长久以来粗放型的发展模式,无论对环境还是民生,都已是巨大的透支。这背后同样有用人理念扭曲的魅影。比如新加坡国立大学邓永恒教授对中国283个中小城市的市长和市委书记10年的政绩和升迁结果的研究结果显示,如果官员在任期内长期把钱花在环保和民生上,其升官几率为负值。绿色官员、爱民官员升迁难,也就难怪一些官员口口声声“不再唯GDP是从”,落到实处却是不惜牺牲环境谋发展了。

    因此,重建干部考评体系,在迈出破除GDP迷信的第一步后,还有关键几步要走好。首先,要重视和提拔“绿色官员”。以高昂的生态成本、健康成本、甚至未来成本为代价的经济高增速意义已经不大,唯有树立“绿色官员”晋升顺畅的标杆,才能让对环境保护、科技创新、文教事业的高投入,成为官员执政的目标常态。其次,把解决矛盾冲突的能力和改善民生的实绩作为重要指标。伴随社会发展与民智开启,政府职能从管制向服务转型势在必行,看重发展的人文成本,以公民满意度、幸福感为官员绩效标准,才能使其“俯首甘为孺子牛”。

    当然,过往并非没有试点公民幸福指数、绿色GDP等考核方式的先例,而大多敷衍了事的根源或在于,官员拔擢大体仍旧沿用“由上而下”的逻辑。故而,此番“坚决纠正唯国内生产总值用干部问题”的决心,要想落到实处,还有一个关键,那便是彻底畅通民意表达和参评的渠道。民情、民意若自下而上地贯通始终,并能得到有效反馈,那么,官员除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将别无选择。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