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时政-正文
李长安:为实现体面职业提供支点
//www.workercn.cn2013-12-26来源: 深圳特区报
分享到:更多

    日前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这意味着,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中,实现包括农民在内的全体劳动者更高质量的体面就业,成为重要政策目标。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使得农业从过去落后的经济状态开始走向了规模化、现代化道路,大批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加入工业和服务业劳动力大军。尽管如此,农民的社会地位并未根本转变。在收入分配,社会保障覆盖面和保障水平,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服务水平方面,农民和市民的差距还比较明显。

    即使是进城农民工,收入虽然往往好过种地,但仍难称得上体面。社会保障不全的问题困扰着农民工群体,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表明,2012年我国外出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比例仅为14.3%.由于职业流动性大,农民工弃保的现象也十分严重。可以说,很多进城农民工,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价值感、体面程度,反而不及留在故土乡村的农民。

    劳动者就业不体面的现象,不仅限于农民和农民工群体,即使是在城镇白领阶层中,不体面就业的问题同样突出。特别是非户籍人口一族,在巨大的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下,被迫成为蜷缩城市一隅的“蚁族”。

    实现职业体面,不仅是对劳动者的尊重,也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与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在提高劳动者收入和社会保障水平上,政府和企业等主体还应下更大力气。这是保障劳动者职业是否体面的物质基础。一些发达国家,农民是令人羡慕的职业,其原因除了他们是真正的土地所有者外,还在于普遍拥有比城市白领更高的收入和良好的社会保障。

    政府应当大力提高产业发展水平,改善劳动者工作环境。无论是农业还是一些城市产业,因为产业发展程度较低而导致工资低下、工作环境差,要扭转这种局面,让劳动者体面工作,就必须尽快提高产业发展水平。

    全社会应当一起努力,破除堵在不同职业群体之间的墙,尽快消除各种形式的就业歧视,树立就业平等观念。尽快转变重资本、轻劳动的思维模式,将劳动者置于生产劳动的核心地位。劳动者体面、有尊严,经济社会发展才能有坚实基础和可靠保障。

    (作者系对外经贸大学副教授)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