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近日河北日报刊发两个整版的长篇通讯,再现了习近平同志当年在河北正定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引发强烈反响。总书记的“正定往事”,穿过30多年的时光隧道,时至今日依然像一面镜子一样毫不褪色,熠熠生辉。
“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透过这面镜子,人们看到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是密切联系群众的光荣传统,是解放思想锐意改革的智慧和勇气,是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的当下,各级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都应“揽镜自照”,用心品读。
在正定期间,习近平同志不讲排场、不端架子,睡木板床、铺补丁褥子,与大家一起排队吃食堂,端着碗和群众拉家常,骑着自行车到各地了解情况……30多年前的生活和工作细节,在当地干群的记忆中至今鲜活,其关键就在于习近平同志从思想上、情感上、行动上真正做到了把自己融入人民群众之中,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习近平同志在正定仅工作了3年多时间,却让正定人民多年后仍感念不已,根本的还在于他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与县委、县政府“一班人”锲而不舍地干了很多富民、惠民的好事、实事:大力发展经济,实施人才开发战略,重视教育文化事业……正是胸怀人民的赤子之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让习近平同志做到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正定人民心目中的“老书记”,今日已经走上了最高领导岗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率先垂范“八项规定”,身体力行改进工作作风;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开辟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境界。透过“正定往事”这面镜子的折射,人们很容易发现历史和现实间的内在关联,一切都是其来有自、一以贯之的。
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党情、国情、世情持续发生深刻变化,如何更好地把握机遇,迎接挑战,闯关破障,需要广大党员干部从历史中汲取经验,获得动力,而这也是“正定往事”的从政实践所必然带来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