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新年伊始,有媒体报道某地在盘点过去一年“电视问政”情况时发现,有些官员变“油”了——面对群众代表和主持人的质询,“打太极”的本领越来越高。人们由此担心,“电视问政”会不会成为一场秀,难以解决真问题?
三年前,武汉市为解决不思进取、无所作为等官僚主义问题,率先推出“电视问政”,将官员的工作作风放在公众眼皮底下。之后一些地方也纷纷仿效。应当说,“电视问政”刚开始时,是有很大效果的。比如,武汉市委先后举办5场电视问政活动,6位市领导、30个单位一把手现场接受群众代表质询,并将90余个问题在媒体上公示,现场问责39人。然而几年下来,有的官员“油”了起来——从原来“听到要上这个节目,脑壳都痛”、被问到“脸红流汗下不来台”的不在少数,到眼下电视主持人问得越来越“温”,问得越来越少,官员则“应对自如”,甚至连回答都有了“套路”。这是何故?
如果是因为干部能力提升、问题基本都能得到解决,那么“应对自如”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但事实并非如此。仔细分析一下官员面对“电视问政”之“油”,动机不同、表现各异:有的“油”在“境界”上,强调客观条件多,推卸责任多,说自己应有的担当和主观能动性少;有的“油”在作风上,就想混日子,对群众提出的诉求敷衍了事,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久拖不决;有的“油”在能力上,思路窄、办法少,面对问题束手无策。一个“油”字,说到底就是不把群众放在心里。
平心而论,对于“电视问政”上提出的一个个问题,官员的回答要百分之百地让受众满意,这是难以做到的。不同地区和单位存在的问题五花八门,矛盾的解决也有一个过程。也许有的问题,官员在电视上迫于“现场压力”,当即表态了,可事后在落实中又遇到了不曾想到的难题,而有的问题确实在现场难以作出“怎么办”的答案。但是,这些不能成为变“油”的理由。
习近平总书记曾用20个字描摹好干部的“时代肖像”: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对照这20字要求,“油官”在两个方面问题亟须引起关注:信念和担当。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精神上“缺钙”,看起来再美,也会得“软骨病”;执政党的“好干部”理应敢于担当、勇于负责。在关乎群众利益的事上,好干部是不会“油”的。
“电视问政”这一创举,敢出实招、敢动真格,是对干部转作风最实在的促进。但是,我们也不能太过于依赖这一形式。最好的办法是从制度和机制入手,让积极进取者满怀希望、投机钻营者无机可乘、平平庸庸之“油官”四处碰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