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端正党风政风,要抓细节,要立规矩,但最根本还在于以强有力的执行兑现承诺、取信于民。党风政风的面貌最终怎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清风正气的好势头能不能保持住力度,形成的制度能不能行得通并长期管用。持之以恒继续反腐败、转作风的步伐,更加有效地编织起严密、刚性的制度笼子,才能保证清风正气乘势而进,成为改革发展的强大支点,为整个社会注入源源不绝的力量和信心。
新年伊始,又有两部旨在厉行节约、正风肃纪的新规发布施行。修订后的《中央和国家机关差旅费管理办法》对公务出差人数、天数及吃、住、行标准进一步作出限制,比如“司局级干部只能坐经济舱、住标准间”。首度出台的《中央和国家机关培训费管理办法》则明确“培训费每人每天不超过450元”,“严禁组织宴请安排旅游”。政府就得过“紧日子”,经过制度堵漏,今后谁还想借出差培训之名烧公家的钱,游山玩水、奢靡享受一番,怕是没那么容易了。
反腐败,转作风,“编织制度的笼子”……回望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八项规定”实施以来这一年多,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端正党风政风的行动鼓点之密、力度之大、震慑之广都是近年来少见的。无论是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还是清理舌尖上、车轮上、楼堂馆所、庆典晚会、公款节礼中的腐败浪费等等,可谓抓完一项又一项、盯紧一节又一节。去年岁末,多名省部级大员接连落马,转眼年初,整饬公务消费、惩治预防贪腐方面的制度继续高频推出,大家愈发清晰地认识到,正风肃纪的高压态势并没有丝毫放松,措施只会更严、更细。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一些乍看鸡毛蒜皮、无足轻重的小事,任其发展下去往往会造成“蠹众而木折,隙大而墙坏”的结局。端正党风政风这样的宏大命题,自然必须从实在处抓起。可以看到,一年多来,从禁止拿公款吃鱼翅燕窝、送大小节礼,到清退领导干部超标用房用车,再到规范公职人员差旅培训中怎么吃、怎么住以严控支出,等等等等,党政机关管人、管事、管钱、管权各个环节在全面收紧,很多整风举措都是从小处开刀,而各种规章制度的条条款款也无不异常细致,操作性、约束性很强,打马虎眼、钻空子的机会在随之变少。这样微观的事抓得多了,这些平日里舆论批评最强烈的具体问题改得实了,就能聚沙成塔,垒土成山,给老百姓最直观的感受。
一个实际行动比一打纲领更具有说服力。端正党风政风,要抓细节,要立规矩,但最根本还在于以强有力的执行兑现承诺、取信于民。禁令不是一喊了之的口号,制度更不是“写在纸上、贴在墙上、风一吹掉在地上”的那张空文。可以看到,一年多来,大量官员干部因触碰党纪国法“高压线”而受到查处,芝麻绿豆大的“苍蝇”有之,位高权重的“老虎”也不少;为“两桌饭”、“几盒月饼”就丢了乌纱帽的有之,涉嫌重大以权谋私、贪污腐败问题而锒铛入狱的也不少。正是这样决不姑息、决不手软的雷霆手段、坚决态度,真正给党纪国法的“高压线”通上了电,形成了前所未有的震慑效应,让党风为之一振、政风为之一新。
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应当说,这是国人对中央端正党风政风系列行动最深刻的印象之一。随着行动一路向前推进,一些干部的确感到现在的官不那么好当了、日子过得不那么自在了,甚至说出些“官不聊生”之类的怪话。再看社会上,大慷国家之慨奢靡浪费之风也确有相当收敛。更重要的是,“动真格”的行动带来了社会心态的悄然改变,管住权力成为一种共识,而国人对树立清风正气的信心和期待正在不断积累、不断坚定。不久前国家统计局开展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87.3%的群众认为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与以往相比有好转,77.1%的群众认为查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有力度。这些数据被媒体形象地称之为“民意竖起大拇指”。
风气正在净化,信心正在提升。“大气候”的积极变化顺应了民心,效果亦有目共睹,但党风政风的面貌最终怎样,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这股清风正气的好势头在新的一年及以后能不能保持住力度,形成的制度能不能行得通并长期管用。风气总是此长彼消,若顺势而进,则正能量积聚,如稍一懈怠,则歪风邪气反弹。目前,“八项规定”已实施一年有余,搞暗度陈仓、下有对策的情况还是存在,老百姓对“眼前苍蝇每天扑脸”的不满,对扭转不良风气能否持续的担心还是存在。在这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较劲阶段,愈发要打消那种松一松气、差不多就行了的敷衍想法,严字当头、坚持下去,一个时间节点一个时间节点、一项任务一项任务狠抓到底。
除弊去垢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好风气的形成、好制度的建设永远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这个过程考验着决心,考验着能力,考验着我们能不能拿出共产党人的那股“认真”劲。新的一年已经开启,沉甸甸的任务摆在眼前,以强有力的执行继续反腐败、转作风的步伐,更加有效地编织起严密、刚性的制度笼子,才能保证清风正气乘势而进,成为改革发展的强大支点,为整个社会注入源源不绝的力量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