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时政-正文
胡昌方:走基层,当进哪家门?
//www.workercn.cn2014-01-20来源: 解放日报
分享到:更多

    当前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使许多领导放下身段,抛开官架,扎扎实实下基层,真真切切了解群众所思所想,实实在在帮助百姓解决实际问题。对此,广大群众拍手叫好。

    然而我们也发现,也有一些领导机关和党政干部在走基层的选“点”进“门”上,却存在着种种偏向:一是愿走经济比较厚实的“富门”,不想进贫困落后的“穷门”;二是愿走一贯先进的“热门”,不爱去长期后进的“冷门”;三是愿走工作顺手的“喜门”,不肯去问题棘手的“难门”;四是愿走自己熟悉的“亲门”,不喜踏生疏无亲的“远门”。如此选“点”进“门”,不但有悖于领导干部走基层扶贫济困、帮助后进的本意,而且有损于为官者的应有形象。

    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我们是为着解决困难去工作、去斗争的。越是困难的地方越是要去,这才是好同志”。不言而喻,“点”往哪里选、脚进哪家“门”,这既反映出为官者的思想境界、又反映出一个领导干部的精神状态和工作作风。

    作为一个人民公仆,在走基层并建立“对口联系点”中,切忌沽名钓誉赶时髦,装装门面图形式,优哉游哉走过场。而要把基层的需要和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到困难多的地方去,想方设法,排忧解难;到群众意见大的地方去,化解矛盾,理顺关系;到出现新情况、新问题的地方去,调查研究,总结经验;到工作推不开的地方去,抓好典型,打开局面。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领导干部走基层只有走对了“路”,选对了“点”,进对了“门”,才算是真正践行了党的群众路线,才能全面客观掌握基层情况、民生疾苦。也唯其如此,方能加快实现小康目标的进程,推动为官一方的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