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台湾反服贸运动在持续二十多天后总算收场,占据台立法机构的学生团体10日开始撤出。服贸争议暂告段落,未来形势如何,有待观察。但不可否认的是,这场闹剧已经为两岸交往蒙上一层阴影,而受伤最重的恐怕还是台湾自己。
服贸协议对台湾意味着什么?毫无疑问是机遇和市场。从历史上看,台湾经济一度高速增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这必须依靠进入更多开放市场。近些年,台湾经济发展动力不足,而中国大陆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广阔的市场和发展潜力世所公认。两岸签订服贸协议,大陆对台湾开放更多领域,无疑将为台湾经济带来更大机遇,进一步增强其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力。面对如此巨大利好,台湾一些人却选择了孤立于地区发展之外,甚至将协议抹黑得一无是处,群起而攻之加以反对,着实令人费解。这种狭隘的利益观,势必拖累台湾经济发展,结果只能是自食苦果。
应当看到,反服贸闹剧发酵至此,固然有一些人认识不清的因素,但背后更为根本的,则是台湾内部激烈的意识形态纷争、政党与派系角力,和部分民众对马当局执政业绩的不满。说白了,服贸协议之于台湾不是简单的经济议题。对台湾的某些党派和政治人物来说,服贸之利也好之弊也罢,都不是他们所真正关心的,如何为自己的政治目标服务才是动因所在。在这沸沸扬扬的二十多天里,台湾各派势力纷纷冲到前台,各色政治人物粉墨登场,各怀打算,实则是从一己之私出发,置台湾发展机遇、经济利益、百姓福祉、两岸合作大局于不顾,实在是不负责任。
所谓民主,应当是体现效率、体现民众利益的制度安排。沦为派系斗争、诉诸民粹闹事的民主,只会是劣质的,于地区发展、于人民利益毫无益处。此番服贸协议之闹,让人们看清了台湾的政治生态,也进一步警示世人,一个因意识形态对立而分裂的社会可以失去理性判断到什么样的程度。长此以往,留给台湾经济的只能是更大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