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央企应认真听取民众批评,并寻求改变,一方面,应该以最大的诚意进一步公开相关信息;另一方面,要通过内部整改,严格约束招待费支出,以更负责任的态度管好这些属于全民的资产。
4月份是发布年报的高峰时段,据媒体报道,前几年闹得沸沸扬扬的“招待费”一词,神奇地从部分央企及国企年报中消失了。去年的天价招待费今年去哪儿了,成为央企年报留下的新谜题。不过数据显示,一些央企“其他”科目下的费用则明显增长。
一边是部分央企在2013年年报中隐去了“招待费”数据,一家2012年业务招待费为8.37亿元的央企,2013年该项费用则直接归零;另一边却是“其他”费用项目的急剧增长,上述央企的“其他”一项从22.4亿元增加至32.26亿元,一年暴增了9.86亿元,增长44%.也有部分央企动作更大,在2013年年报中,甚至连“其他”数据也不再公布。
一减一增,公众有理由怀疑这其中可能存在的隐秘联系。而业内人士也指出,部分央企不再公布的招待费,很有可能归入到了“其他”费用项下模糊处理。这样躲躲闪闪的小把戏,不仅手法拙劣,难以真正掩盖部分央企大手大脚的花费,也不免让人怀疑,这样改来改去的企业年报是否严肃,又有多大的可信度?
年报本来就是一张张成绩单,央企及国企借此向全民汇报,接受社会的监督。而民众也可以从中大概了解一下企业的收支情况,满足一下知情权。尽管很多时候,年报不过是一组组简单的数据,但民众还是可以据此得出自己的一些判断,并表达自己的意见。去年以来,部分央企高达数亿元的业务招待费就曾遭遇广泛质疑。而这种质疑本身,就是民众参与国有资产管理的一个重要方式。
对此,央企应认真听取民众批评,并寻求改变,一方面,应该以最大的诚意进一步公开相关信息,给民众一个交代;另一方面,要通过内部整改,严格制度,厉行节约,约束无度、无序的招待费支出,以更负责任的态度管好这些属于全民的资产。事实上,去年“天价招待费”曝光之后,有关央企负责人也曾表态,将深刻反思、切实整改,实现全年业务招待费下降10%的承诺云云。
遗憾的是,“切实整改”的话音刚落,公众还未能看到取得的实际成效,部分央企却先已玩起了“藏猫猫”的游戏,将“业务招待费”藏起来,或者直接以“其他”列支。而那部分藏身“其他”项目下面的招待费,其性质、用途没有任何变化,依然是招待费,而且因为有了伪装,这部分钱将更加缺乏监督,甚至会成为滋生新的腐败黑洞。
看来,央企的整改还不“切实”。首先,央企应继续推进信息公开——钱都花在了哪里,必要性怎样,这中间有没有严格的程序制约等等,都应该坦然交底。其次,还是应该从根本上转变作风,压缩乃至杜绝不必要的“招待费”支出,真正把心思和财力用在谋求企业发展上。
当然,若要做到这些,仅仅靠企业的自律还远远不够。归根结底,还在于相关管理部门加强监管,严肃问责,对裹挟其间的贪腐行为“零容忍”。同时,也要强化社会监督,纠偏企业行为并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从而增进全民的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