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国新办12日就扶贫工作进展和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等情况举行发布会。另外,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洪天云介绍,2014年国家统计局的统计监测公报数,中国还有7017万现行标准下的贫困人口,仅剩6年时间要实现全部脱贫。洪天云称,6年时间7000多万,每年要减贫1170万,平均每个月要减贫100万,时间非常紧迫,任务非常繁重艰巨。(10月13日《京华时报》)
6年内全部脱贫——这样的目标是振奋人心的,也给了许多人以坚定的信心和美好的畅想,为当下社会画了一个美丽蓝图。如果目标能够按预定计划实现,2020年之后我国将不再有现在意义上的贫困人口。无疑,这是能够长面子的大好事。
客观来说,每年要减贫1170万、平均每个月要减贫100万的任务不可谓不重,6年时间不可谓不紧迫,但是,如果看一看当下我国的贫困线标准,就会发现,其实就完成脱贫任务这一目标来讲却并不算太高。说到贫困线,最新的标准是在2011年底的扶贫工作会议上确定的2300元,这个标准比2009年提高了92%,据当时数据,从2009年的1196元提高到2300元意味着我国贫困人口从2688万提高到了1.28亿,当时,我国贫困人口数量猛增数倍。
在物价高企的年代,年收入2300元到底意味着什么?笔者计算,它意味着每天收入6.3元。如果从温饱角度考虑,6.3元也仅仅够当天买馒头的。这个数字,相较于大数据中那些夸张的几何数字,非常的卑微渺小,正如贫困人口在社会中的地位与尊严。因此,即便我国的贫困线标准才更新了4年时间,这个标准仍然是非常低的。因为标准低,脱起贫来就可能相对简单——单个家庭只需要一个成年人到大城市打工就能实现字面意义上的脱贫。可这又有多少实际意义?
再说说国际上通用的贫困标准。1976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对其成员国的一次大规模调查后提出了一个贫困标准,即以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平均收入的50% 作为这个国家或地区的贫困线,这就是后来被广泛运用的国际贫困标准。这样的好处是,任何一个社会或国家都有大约20%的人口被列为贫困人口。如果按这一标准测算,我国城镇居民的贫困线应该在年收入15000元左右,农村居民的贫困线应该在5000元左右。对此,笔者认为,国际通用贫困标准的评价意义在于,它从来不设立一条线,而在于呼唤权力要时刻关注关爱在社会中处于收入后20%的家庭与个体。
关于扶贫,我们必须要明白这样的道理——贫困人口数量以及标准,并不是绝对的,也不应该是绝对的,除了受到贫困线划定的直接影响外,还可能受到通货膨胀、物价等因素的影响。同时,比之于贫困人口的数量,贫困人口的生活保障,尤其是兜底保障比如说在一些教育、医疗、养老方面的权利保障,才更应该成为扶贫工作的重点。
对责任政府而言,不断提高自己国家的贫困线水平,然后,永远保持关注关爱这个国家中收入最低的那部分群体,并把他们定义为扶贫对象,看似有失体面,实际上能够真正让这个国家的弱势群体得到益处。而扶贫工作的本质,也从来不在于消除了多少贫困人口——数字游戏、文字游戏以及纸面上的福利口号,在真正贫困的家庭与个体那里,没有那么夸张的意义。(王传涛)
鲁 宁:贫困线故事和生存权演进 2010-10-28 |
王石川:“权利脱贫”才能真脱贫 2011-03-04 |
崔 滨:让贫困户成为扶贫的最大受益者 2011-11-30 |
晏 扬:喜看扶贫标准与国际接轨 2011-11-30 |
晏 扬:提高扶贫标准,长的是全中国的面子 2011-11-30 |
崔 滨:让贫困户成为扶贫的最大受益者 2011-11-30 |
晏 扬:提高扶贫标准,长的是全中国的面子 2011-11-30 |
崔 滨:让贫困户成为扶贫的最大受益者 2011-11-30 |
提高扶贫标准,加大扶贫力度 2011-12-02 |
安立志:扶贫新标准向正视民瘼迈出了正确一步 2011-12-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