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长期以来,不少人深受潜规则的困扰:孩子上学要托关系,做个手术要送红包,承包工程要搞利益输送,个人职级升迁要上接“天线”找靠山……潜规则的存在,扰乱了正常的社会秩序,污染了社会风气,让老百姓的幸福指数打了折扣。
潜规则为什么能够存在、蔓延?优质资源的稀缺、政策制度的漏洞、法律执行中的变形走样、权力运行中的“暗箱操作”,为其提供了生存土壤。因此,消除潜规则,就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要瞄准病灶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
随着近年来,党风廉政建设深入推进和反腐败斗争持续加强,特别是八项规定的出台大大挤压了“潜规则”的生存空间。走后门走不通了,那些“请托利器”便没了存在价值,最明显的,阳澄湖大闸蟹、天价月饼已不似过去那般受到追捧。前者价格暴跌,“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过去买不起吃不起的大闸蟹,也渐渐上了百姓餐桌;后者则被市场抛弃,最多只能躲在阴暗角落里“苟延残喘”。
“潜规则”的形成并非一夜之间,消除“潜规则”也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十三五”期间,我们要堵疏结合、有破有立,既把潜规则压下去,又让“显规则”硬起来。让政治生态和社会生态得到进一步优化,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社会清纯,让潜规则没有“用武之地”。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公开是最佳的“消毒液”。“潜”和“暗”是“潜规则”的优势,但也是它的致命弱点。只有让权力多“晒阳光”,让规则多“晒阳光”,让社会监督无所不在,才能不断挤压潜规则的生存空间,以致其无处遁形。
潜规则的克星是不容变通的铁规矩。“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越是敏感的岗位,越是群众意见集中的地方,越需要规范权力的运行机制,越需要领导干部秉公用权,不徇私情。党内潜规则不清除,官场潜规则就无法遏制,社会潜规则就可能滋生蔓延;社会潜规则盛行,又将助长党内潜规则,造成恶性循环。
只有各级干部都关上潜规则的后门,打开“显规则”、“铁规则”的大门,并坚持用法律制度监督约束权力,使自己成为懂规则、护规则、用规则的人,勇于向潜规则作斗争,善于用“显规则”处理问题,才能彻底铲除潜规则,让清风正气回到我们的社会生活中。
哲人说过,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当按规矩办事成为整个社会的风尚,当法治思维和规则意识深入人心,哪还会有潜规则的生存空间和“用武之地”?
大众日报:权利焦虑视野下的“外地人限行” 2008-11-13 |
小产权房如何处置? 2009-11-25 |
新华网:违法企业“黑名单制度”怎样建? 2009-01-13 |
新华网:违法企业“黑名单制度”怎样建? 2009-01-13 |
钱桂林:让民众不再仰望遥不可及的幸福 2011-03-04 |
田斌峰:打击“新闻敲诈”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2012-05-04 |
燕赵晚报:治理“有偿家教”要找准制度突破点 2009-10-28 |
红网:火化任务中的“强盗逻辑” 2014-11-02 |
中工时评:齐心合力共享蓝天 2015-03-07 |
燕赵晚报:治理“有偿家教”要找准制度突破点 2009-10-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