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评论

时事

答好生态环境的“考卷”,建设美丽新中国

陶玉
2020-06-12 20:36:56  来源:人民论坛网

  6月1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这次污染源普查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坚决打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大背景下的一项系统工程,是对全面摸清建设美丽中国生态环境底数的一次重大国情调查,因此意义非常重大。

  生态环境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一头连着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一头连着社会和谐稳定。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对于我们深刻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对干净水质、绿色食品、清新空气等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不断增长。唯有深刻认识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厚植为民情怀,坚持和贯彻新发展理念,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才能建设美丽的新中国。

  积极备考,树立生态第一的观念。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得之不觉,失之难存。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不能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来论英雄,一定要把生态环境放在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的突出位置。如果生态环境指标很差,一个地方一个部门的表面成绩再好看也不行。简而言之,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发展就是“无本之木”,经济转型也就成了“纸上谈兵”。正确处理开发和保护的关系,就要始终坚持生态第一、环保优先,从根本上转变发展观念。要统筹兼顾,在适度开发减少贫困的同时,也为贫困地区留足持续发展的生态资本,走出一条发展经济、消除贫困、优化环境的新路子。

  踏实应考,完善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体系。实践证明,以法治理念、法治方式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才能更好地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重在建章立制,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只有这样,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要积极探索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让生态环境建设成为经济发展考核“指挥棒”,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从而使之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导向和约束。

  持续赶考,保护生态环境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关系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中华民族发展的长远利益,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没有别的选择,没有任何退路,必须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要始终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心中的“国之大者”,保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一事上不能有弹性思维和弹性做法,必须高标准严要求,坚持一张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理念蓝图,不折不扣干到底。要尽快把生态文明制度的“四梁八柱”建立起来,开阔思路、加大创新,在充分考虑生态环境背景、社会经济现状基础上,既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又能有效保障民生,保护生态环境。只有“底线”守住了,我们才能实现生态与经济的比翼双飞,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生态文明建设还需“久久为功”。必须充分认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艰巨性、长期性,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加大保护生态环境的力度,更加科学利用自然为人类的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坚决禁止掠夺自然、破坏自然的做法,坚决摒弃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的做法,把祖国建设成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美好家园,这既是亿万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每一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编辑:柳阳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人物

一周看点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