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拆大棚护滇池:“百年渔村”的嬗变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黄榆 通讯员 刘佳 沙堤村是昆明晋宁的“百年渔村”,本该在捕鱼季呈现“百舸争流”之景象的著名渔村,这两年滇池“十年禁渔”和滇池水环境治理政策的实施,让沙堤村另辟蹊径,他们积极想办法,因地制宜转变发展模式。去年年底,全村8个自然村11个村民小组2000余亩蔬菜大棚全部拆除,通过土地流转种上了油菜花,沙堤村成为晋宁滇池沿岸第一家拆除大棚的村子。
阳春三月,沙堤村千亩油菜花海开遍了环湖路两边,为滇池南岸增添了太多明媚的色彩。顺着这片油菜花往沙堤村通村道路上走,万里晴空、阳光和煦、微风阵阵、香气扑鼻、锦花秀草……一切与春天有关的美好词句用在这里都不足为过。进村道路上,老人拉着孩童、孝顺后辈搀着家中老者慢慢行走的模样,以及耳畔蜜蜂的嗡嗡声和头顶各种小鸟的歌声,混合着触目所及的遍地金黄,这样和谐幸福的美景,让人陶醉。从渔民到村民再向着第三产业发展,让我们看看一个关于“百年渔村”的蜕变故事。
前些年,沙堤村感受到国家关于滇池治理政策越来越严,他们未雨绸缪,开始走农业转型之路。最开始,临近滇池的沙堤村民是靠着捕鱼为生的,但随着滇池保护政策的出台,“禁渔”期的沙堤渔民上岸种田,从最初的水稻再到大棚蔬菜,渔民变村民的沙堤人靠着一双勤劳的双手和灵活的头脑发家致富,但伴随而来的是大棚蔬菜肥害和药害造成的滇池面源污染。
为保护滇池,2018年,沙堤村率先拔除了60亩蔬菜大棚,搞起了恢复传统水稻种植的试点。恢复种植传统的水稻、油菜农作物,不仅使得土地得以“休养生息”,且传统作物是不施用化肥和农药,这也让滇池面源污染的难题得以破解。
2019年,沙堤村村民在祝福祖国70华诞之际,在稻田里种下了爱国主题的彩色水稻,吸引了大波大波的游客前来拍照观光,一下子打开了沙堤村乡村旅游的名气。为了扩大乡村旅游的名声,沙堤村循序渐进,终于在去年年底将所有大棚拆除完毕,流转出的土地由村里统一规划,种上美观、有经济价值、具环保的传统生态作物,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消费观光,在响应滇池保护号召的同时,可以“一石二鸟”地实现从一产业直接转型至三产业。
但是,拆除大棚,意味着土地流转,农民失地,这相当于是动了群众的“奶酪”,群众能干什么呢?对此,村“两委”通过“四议两公开”、召开全村村民大会、利用村内的“大喇叭”等形式宣传拆除大棚工作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做到了拆除工作宣传动员100%家喻户晓。村干部还挨家挨户做工作,告诉大家土地流转之后将发展生态种植,以打造乡村旅游和民俗特色为切入点,以产业的发展带动乡村振兴。可这些失地农民的收入怎么办?
沙堤村党总支书记、主任郑坤明说,“曾经村里的群众以种蔬菜为主,但拆除大棚后,农业转型,一产向着三产靠,村民的收入也分成了四块,第一块是土地流转的租金。村里按照一亩地每年5290元,且租金每三年递增一次,每次递增不少于15%给付给农民。第二块是村民外出务工。由于村子离七彩云南·古滇名城仅有10分钟的路程,加上企业的用工需求大,失地农民到“七彩云南”务工的人数呈现逐渐递增趋势。第三块是外出租地。下一步村里还会积极为外出租地的农民争取相应补助,以确保外出租地人员的收入。第四块,对于村里年纪大,外出务工和租地难的群众,村里还会聘用他们在流转出的土地上劳作,以解决他们的收入问题”。
当村里的所有大棚拆除完毕,没了白色薄膜覆盖的土地露出了它本来的样子,田园式的模样让人喜不自禁。这里冬季种下的油菜和秋季成熟的水稻都将成为第三产业发展的有力支撑。沙堤村民的年人均收入达到了14000元。
沙堤村村民张瑞颖指着这片金黄骄傲地说,“家里的土地前些年被流转了,家人现在都在外出务工,收入没有种菜时的时好时坏,基本每月的收入是稳定的。当村里大批量种菜籽花之后,环境变得又好又美,特别有小时候的感觉,乡愁也就藏在了这片金黄之中”。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