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相控阵敏感器助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赵剑影
5月15日, “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成功着陆在距离地球亿万公里外的火星乌托邦平原,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落火星取得圆满成功。中国航天科工二院25所独立研发的具备高精度测量能力的相控阵敏感器为天问一号成功着陆作出重要贡献。
此次火星探测是我国首次独立开展的行星星际探测任务,旨在通过一次发射实现对火星的环绕、着陆和巡视。作为位置和速度测量的重要手段,相控阵敏感器在着陆阶段,持续为航天器提供高精度的测量数据,成功助力着陆巡视器安全着陆火星表面。
据介绍,相控阵敏感器安装在火星着陆巡视器进入舱着陆平台的下方,作用范围达十几千米,可谓火星探测器的太空“千里眼”,和其他不同原理的测量敏感器一起,密切配合,“接力”引导航天器平安落地。
相控阵敏感器总工程师孙武介绍,这是国内首次将相控阵体制雷达应用于地外天体着陆测量。与此前的载人航天工程任务不同,火星和地球之间距离漫长,通信存在十几分钟的时延,在地球上无法控制着陆过程,必须让着陆巡视器自主完成这‘黑色七分钟’的旅程,对敏感器提出的要求极为苛刻。
“相比于国内外已有的着陆测量雷达,相控阵体制的雷达天线由多个辐射单元组成,就像生物学中蜻蜓的复眼,具有波束扫描快、指向灵活、目标容量大、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孙武详细介绍了新体制敏感器的技术优势。
据悉,在研制初期,相控阵敏感器团队就瞄准国际领先的目标,制定距离和速度的测量精度要求。这是一次新体制在新环境下的新应用,孙武带领研究团队“从零”开始技术攻坚。
2016年项目成立,相控阵敏感器团队当即组建了总体、调度、组合、工艺、结构、可靠性、物资、质量等突击分队,聚焦关键技术突破,协同集智攻关,从纵向和横向覆盖产品的各个研制环节,按时、保质、保量的高效完成了多轮产品的设计和研制,通过了直升机挂飞试验、外场扬尘试验、悬停点火试验等十余项试验的验证,并圆满完成任务。
这支平均年龄仅为35岁的年轻团队,在短短几年的时间内打造出了高科技、硬质量的“航天精品”,技术水平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相比于国外同类产品,实现了体积更小、重量更轻、功能更全、精度更高的既定目标,他们说,自主创新是他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成功的关键。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