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成祥:情系藏再远再累也要为群众解病痛
近日,“同心-共铸中国心”主题公益活动在云南迪庆启动,而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院长王成祥已经是第四次走进藏区了,他说:“虽然藏区人民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但健康意识还很差,我们不仅是去治病,还要帮助他们建立自己的医疗队伍。[详细]
-
路军:情暖藏乡,用心守护百姓健康
2019“同心·共铸中国心迪庆行”大型医疗公益活动在香格里拉启动,此次活动为迪庆藏族自治州的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北京市昌平区延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院长路军说道:要用专业的手段让当地老百姓能在最短时间获益最多,同时也要把最权威的医学健康,留下“带不走的医疗队”,努力做到“甘于奉献,大爱无疆”。[详细]
-
情撒藏区 始之不移
“同心·共铸中国心”2019迪庆行大型主题公益活动近日启动,大夫们长途跋涉,翻山越岭,在维西白济汛乡冒雨为1200多人进行了义诊,并为有疾病的人免费发放了药品。其中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主任医师高广智、徐宝宏,副主任医师孔曼,三人共同来到中工网演播厅讲述他们第一次参加此次活动所闻所感。[详细]
-
孙礼玲:做一世医生 学一生医术
医学知识的更新换代非常快,对于北京市昌平区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孙礼玲来说,干一辈子医生就要学一辈子医术,医学上的各种进展各种新的知识都要不断地吸取。近日,“同心-共铸中国心”主题公益活动在云南迪庆启动,擅长各种心血管系统疾病的诊治专业工作的孙礼玲,分享了她在一线的见闻。[详细]
-
五十米水下“海底绣花”(下)
港珠澳大桥横跨伶仃洋,为了保证粤港澳大湾区的航运需求,海底隧道需要深埋在海床下,最大埋深达三十米。在外海、深水、强回淤、深厚软土地基条件下,要保证海底隧道120年的结构安全和止水安全,史无前例的精巧设计、精细化的疏浚和清淤能力,是海底隧道建设的重中之重。[详细]
-
大国重器“海底穿针”(上)
2017年3月,港珠澳大桥最后一节巨型沉管安装完毕,这将意味着总长度达6704米的海底隧道,还差12米的最终接头就全部完成。这也是关乎大局的12米,这12米的接头维系着整个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的成败。2017年5月2日,最终接头由起重船“振华30”徐徐吊起,正式开始安装。[详细]
-
大国重器“海底穿针”(下)
2017年3月,港珠澳大桥最后一节巨型沉管安装完毕,这将意味着总长度达6704米的海底隧道,还差12米的最终接头就全部完成。这也是关乎大局的12米,这12米的接头维系着整个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的成败。2017年5月2日,最终接头由起重船“振华30”徐徐吊起,正式开始安装。[详细]
-
超级工程的“巾帼英雄”(上)
一桥连三地,天堑变通途。2018年10月23日,举世瞩目的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这项体现我国综合国力、自主创新能力和勇创世界一流的民族志气的超级工程,一举创下多项世界之最。这项世纪工程,数万名建造者为之倾注了全部心力。[详细]
-
超级工程的“巾帼英雄”(下)
在建设大军中,活跃着一批女性的身影,她们勇敢大胆却又不乏细腻、阳光明媚而又充满智慧,她们披星戴月、披荆斩棘,克服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着不平凡的努力。让这条跨海巨龙上,闪耀着巾帼光华。她们就是为港珠澳大桥立下汗马功劳的女性建设者们。[详细]
-
八万吨沉管“滴水不漏”(下)
2012年2月,世界最大的现代化沉管预制厂在伶仃洋海域的牛头岛上落成。岛隧工程建设者仅用了14个月,在这座无水无电的荒岛上,建起了占地56万平方米的超级工厂。这座超级工厂担负着一项空前重要的任务——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33节沉管的铸造工作。[详细]
-
八万吨沉管“滴水不漏”(上)
中交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项目副总工程师翟世鸿、中交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Ⅲ工区一分区总工程师张洪、中交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Ⅲ工区二分区总工程师董政三位工程师作为亲历者,对33节超级沉管背后的故事如数家珍:制作沉管设备如何实现六年无故障,百万方混凝土实现无一裂缝,33节沉管经受了水下近50多米考验,最终实现了传说中的“滴水不漏。[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