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央广网北京10月27日消息(记者王晶)“过去文化资源稀缺,只要听说哪里有一场戏,观众恨不得跑几十里去看。但现在坐在家里,想看的都能看到。我们凭什么吸引观众?”
10月25日,银杏飘落的北京,暖意犹存。在工会十七大宁夏团驻地,全国总工会文工团党委书记李庆忠手里攥着一张以山为背景的合影,这是2016年5月1日全总文工团一行23人走进长江重庆航道局,为一线职工演出后拍摄的,里面有观众熟悉的萨日娜等老演员,也有一些陌生却充满青春朝气的年轻面孔。
但实际上,这张照片并不普通。此次赴重庆长达三天的演出,与其说是远行,不如说更像一场“轮回”。62年前,也正是在这一天,全总文工团从这里走向北京,组建了第一个“工人自己的文工团”。
10月25日,工会十七大代表、全总文工团党委书记李庆忠在宁夏团驻地接受央广记者专访。(央广网记者 王晶 摄)
几十年间,从上世纪60年代反映石油工人创业精神的大合唱《大庆之歌》,到今天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创作的大型话剧《又到满山红叶时》,全总文工团一代代艺术家们走基层、到车间,将文艺演出送到职工身边。仅2017年,全总文工团奔赴地方演出就达156场。
一甲子的轮回,对于一个文艺团体来说,更意味着传承与新生。李庆忠觉得,无论是应对新形势的变化,还是满足基层文化需求,接地气的艺术创作都是必经之路。“让观众觉得就是身边人身边事,才能吸引他们。”
把舞台设到车间码头去
离开剧场,是李庆忠自2016年接手文工团后提出的第一个要求。“把舞台搭到油田灯塔、建筑工地、食堂库房等生产建设的最前线。”
有一次演出,在山东潍柴集团2号工厂流水线旁,前来观看演出的工人在生产线旁的空地上,自然围成一个半圆,除了必要的音响设备和简单的照明,没有任何复杂的舞美设计,眼前半圆形的场地就是“舞台”。文工团的演员们与职工零距离的互动,让现场氛围不断高涨。
这样一幅画面,一直留在李庆忠的脑海里,挥之不去。
“过去因为条件艰苦,老一辈艺术家们都是自己背着行李,一边体验生活,一边慰问演出,露天工棚即是舞台,蓝天就是幕布。”李庆忠感觉到,这次的慰问演出更像开在车间里的大“聚会”,这与他记忆中的全总文工团从组建那天开始,到基层一线为职工演出的场景有些相似。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一种不忘初心。”而这次潍坊之行,仅仅是全总文工团近些年探索之路的一个缩影,李庆忠告诉记者,如今在基层一线的演出中,有80%直接进到车间、班组、社区,与一线职工群众面对面沟通交流。
今年2月,演员们在潍柴集团2号工厂流水线旁演出。(全总文工团供图)
但形式上的改变只是探索的开始。随着新媒体的发展,特别是青年一代职工群体的文化需求日益多元,慰问演出模式也受到很大的冲击。在李庆忠看来,当下有些节目,尽管精彩,但在观众当中产生不了影响,这是因为作品和观众之间有距离。
与以往不同,这次文工团的潍坊之行,让当地观众惊喜的是,很多节目,特别是语言类节目,展现的都是当地人的生活场景和经历的大事。小品《第七次搬迁》说的就是当地高新区的事儿,还加入了潍坊当地方言。
“以往经验证明,艺术创作要让观众有感觉,就得进入他们的世界。而从当地挖掘出来的素材,为当地人创作,他们更易产生共鸣。”但李庆忠觉得,现在的舞台演出,大多在追求成绩,往往把观众抛在一边,于是舞台越来越大,明星越来越多,台词和内容却越来越难懂。
“每次演出都有个主题和使命。贯彻任务同时,必须站在观众角度考虑,采用观众看得懂能接受的方式,创作出艺术性和观赏性兼备的作品。”他告诉记者,文艺演出毕竟不是严肃的政治课,宣传思想同时,也要让观众开怀一笑。
文工团下乡二三事
在李庆忠任职全总文工团党委书记的两年半时间里,经常跟着队伍外出参加演出任务。从风沙弥漫的戈壁滩,到条件极为艰苦的露天工地,每年累计在外演出最长达数月之久。而在这期间,基层职工与演员之间发生的很多感人故事,被他称为“永远的记忆”。
“特别是在为农民工这个群体演出时,有些场面亲身经历后,你根本忘不了。”他脑海中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发生在2017年春节前,文工团一行人到首都新机场附近,为建筑工地上的农民工送去专场慰问演出。当时的工地尚未成型,演出场地就直接设在兼具食堂功能的简易工棚里,400多名农民工赶来现场观看。
近三个小时的演出,《建设者之歌》《火车上的邀请》《共圆中国梦》等文艺节目轮番上演。但让坐在台下的李庆忠有些奇怪的是,整个演出过程,好多农民工自始至终拿着手机对着舞台,“台上热闹,台下却冷清一片”,直到演出结束,都没有听到一次掌声。“中间缺少了不少的互动,说实话,从演员这个角度讲,大家要鼓鼓掌,也是一种鼓励。”
直到后来,几位职工的“吐真言”,让李庆忠一阵心酸。
“他们说,录完了给家里传视频回去,这么精彩的演出也要让家里人一同观看。”这样一个小小的举动,让彼时的李庆忠觉得,农民工在外打拼非常不容易,不但要给家里提供物质上、生活上的保障,也要与家人分享这种难得的精神享受。“为这个群体提供服务,一是他们太需要,二是为他们真的很值得。”
2016年10月20日,全总文工团深入方大九钢一线慰问演出,现场观众热情不断高涨。(全总文工团供图)
“既然观众有这个需求,演员就要不管在什么样的环境下,争取把最好的节目和状态呈现给他们。”在李庆忠的印象里,发生在文工团里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
去年“五一”期间,全总文工团前往大庆1205钻井队慰问,表演场地设在了钻井平台旁的露天空地上,但却赶上了当地的六级大风天气,可就是这场大风,一下拉近了演员与职工们之间的距离。
在漫天黄沙的天气中表演,对即将上台的所有演员来说无疑是一种挑战,这让李庆忠一再想改变演出时间,“特别是杂技这项演出,呼啦圈将近30斤重,一转起来,风一刮,很可能箍在身上,根本演不下去”。但到了现场后,演员们却见到职工都在外面坐着翘首期盼。
在大庆遇上漫天黄沙的天气,表演前,魔术师温凯的架子“摇摆不定”。(全总文工团供图)
“书记,我们想想办法,还是演。你别让大家满怀希望而来,最后因为天气原因失望而归啊。”演员们纷纷想办法调整自己的节目,通过不断地试验,尽自己最大努力,将高质量的演出送给这些等了1个多小时的职工们。
最后,虽说演出并没有像平时在室内那么精彩。但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效果。魔术表演时,大风让本身“藏着掖着”的艺术“露了馅”,“有一些还没演,台下观众就察觉到了”,但观众一看到这些小诀窍、小秘密后,在下面欢呼,反而让演出变得热闹起来。
“我能感受到演员对观众的这份感情,为他们服务的这份责任。”李庆忠说,看到他们的那种精神状态,“给我的感觉就像一个部队”,实实在在为职工群众服务,为观众呈现最精彩一面,我们的文工团,就是给他们提供精神食粮的一支队伍。
让艺术舞台回归初心
全总文工团类似于这样的“文化送温暖”活动始于2009年,伴随着工会送温暖活动的深化应运而生。
曾经,送温暖是“为老百姓的炉膛加一把柴,为困难户的锅里添一勺米”;如今,送温暖的对象已不仅限于下岗困难职工,时间已不仅限于“两节”,内容也已不仅限于柴米油盐。在高雅的艺术享受中,广大职工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得到满足,核心价值观不断得到强化。
1966年3月,文工团在青岛国棉八厂与一线工人在一起。(全总文工团供图)
下基层、进厂矿、到车间,努力打通工会服务职工的“最后一公里”,这同样也意味着,近200名演职人员,常年要奔波在路上,要驻足在农民工返乡的列车上、在新年晚会的现场、在重庆40多摄氏度的高温中、在氧气稀薄的雪域高原……他们在雨中、在风里、在雪花曼舞的井口,请职工上台一起演出、为劳模送上鲜花、与职工合影留念、向职工群众嘘寒问暖……如今,生产建设的“最前线”到处都能够见到全总文工团演员们的身影。
李庆忠在接受采访时谈到,这些不为人留意的细节,在全总文工团成员的自然流露与表达中,成为了这年来全总文工团为广大劳动模范、一线职工、困难群体送去温暖的情感底蕴。“很多职工认为过去只能在电视上看到的明星,就出现在自己面前,简直不敢相信是真的。”
而在每次送温暖演出期间,全总文工团都会面向当地工会和一线职工两个群体进行问卷调查,了解职工观看演出的感受以及最喜欢哪些节目,以此不断完善各项考核激励机制,也为打造精品节目提供了保障。
几十年来,全总文工团既有高英培、范振钰、胡子慧等为文化繁荣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老艺术家们,也有葛优、萨日娜、苏红、博林等活跃在文艺战线上的明星。而作为中国工会的文化使者,全总文工团还曾赴阿联酋、巴西、朝鲜等多个国家进行访问演出和文化交流,团里的作家、导演、指挥家和演奏家也曾多次应邀到国外访问和讲学,并获得好评连连。
一次演出中,“呼啦圈公主”金琳琳执意在这个最小的舞台为大家表演。(全总文工团供图)
但这些在李庆忠看来,做得还不够,“一个文艺团体的发展,需要注入新鲜的血液,对节目不断进行创新。”
吸纳晃圈吉尼斯世界纪录保持者金琳琳、“扫帚姐”张秀芳等这些来自基层、有特长的演员作为演出主力,是全总文工团培养一支不断传承的优秀创作队伍的起点。
“不论是到哪个地方去演出,我们基本的要求就是请当地推荐2到3个观众熟悉的演员与我们同台演出。实际上起到的这个作用和效果,是让观众看得更亲切。”李庆忠认为,现在,要重新回归基层搞艺术创作的传统,不断吸纳优秀人才,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艺术性和观赏性兼具,还能打动观众的接地气的作品。
近期,全总文工团正在进行三年建设规划,李庆忠透露,下一步全总文工团将通过一定的方式将地方高水平的演员进行人力资源整合,改进为职工提供文化服务的模式。
60年行路,或许已经走出很远,然而,在李庆忠的眼里,为职工群众服务之路,却刚刚起航。
本文来自大风号,仅代表大风号自媒体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