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长汀的生态治理样本,折射出习近平清晰的生态理念。党的十八大以来,无论是中南海的政治局集体学习,还是同人大代表讨论交流,无论是在深入基层乡村的调研中,还是在远渡重洋的国外访问时,他反复强调这“两座山”,坚定传递着这一执政理念。
思想引领行动,理念指导实践。
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推出了一揽子硬措施。
--不简单地以GDP论英雄。最重要的是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使之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导向和约束。
--坚定不移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严格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的主体功能定位,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推进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保障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提高生态服务功能。
--坚持系统思维综合治理。对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生态空间进行统一确权登记,形成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
--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那些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人,必须追究其责任,而且应该终身追究。
--划定并严守生态红线。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受到惩罚;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
“中国在生态文明这个领域中,不仅是给自己,而且也给世界一个机会,让我们更好地了解朝着绿色经济的转型。”联合国副秘书长阿奇姆·施泰纳说。
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发展理念和方式的深刻转变,也是执政理念和方式的深刻变革,引领着中国发展迈向新境界。
这是深厚的民生情怀和强烈的责任担当——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给子孙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习总书记到林区看望林业工人了!”2014年春节前夕,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沸腾了。冒着零下三十摄氏度的严寒,踏着皑皑白雪,习近平来到阿尔山市伊尔施镇林业棚户区。
建设生态文明,是民意,也是民生。习近平没有忘记地处偏远的山区林区,没有忘记生活在这里的林区人民。当听到阿尔山林区已全面停伐,正处在艰难转型期时,他深情地说:“历史有它的阶段性,当时砍木头是为国家做贡献,现在种树看林子也是为国家做贡献。”
春秋时期,管仲在《管子·立政》中说,“草木不植成,国之贫也”,“草木植成,国之富也”。“行其山泽,观其桑麻,计其六畜之产,而贫富之国可知也”。在习近平看来,林业改革的目标,就是既要生态美,也要百姓富,“保生态、保民生”——
建立有利于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有利于改善生态和民生、有利于增强林业发展活力的国有林场林区新体制,建设资源增长、生态良好、林业增效、职工增收、稳定和谐的社会主义新林区。
早在2001年,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就把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作为一项重大民生工程给予了特别关注。他到武平县调研后作出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要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那样从山下转向山上”的历史性决定。如今,这项被誉为我国农村第三次土地革命的改革已将27亿亩山林承包到户,为5亿农民带来福祉。
习近平: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 接过历... 2012-11-15 |
历史·道路·梦想 2012-12-03 |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复兴之路》展览... 2012-12-06 |
“中国梦”凝聚奋进力量 2012-12-07 |
“中国梦”凝聚奋进力量 2012-12-07 |
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3年年会开幕 ... 2013-07-20 |
为实现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而奋斗 2013-12-03 |
没有文化支撑的事业难以长久 2014-01-08 |
张志军:习近平对台谈话感情真挚内涵丰富感... 2014-02-21 |
新华社播发《九万里风鹏正举——以习近平同... 2015-01-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