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 中工网
 

当前位置:中工网时政频道高层日志-正文
境外媒体热议“克强风格”记者会
//www.workercn.cn2015-03-17来源: 人民网
分享到:更多

  外媒总结李克强“接地气”三大绝招

  “你的中文说得这么流利,不知道有没有在中国买房?当然,我们是欢迎的。”当英国《金融时报》记者就“中国人海外购房”犀利提问后,李克强笑着反问这位记者。急智和幽默立即引发现场的一片笑声。

  事实上,面对中外媒体17个问题,李克强的快速反应、幽默回答,迅速引发了网民的广泛讨论。

  回答网购相关问题时,李克强说,他最近在网上买了几本书,但避免广告之嫌不能透露书名:“但我很愿意为网购、快递和电子商务等新业态做广告。”听到记者自我介绍“中央电视台记者、中国网络电视台记者”,总理笑着对他说:“你的面孔我很熟悉,不用做广告。”

  而对于“创业是个人的事,政府为什么操那么大心”的质疑,总理首先微笑回应:“谢谢你让我少操心,但我不能不操心啊!”并随后进一步阐释了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决心与清障搭台的举措。

  境外媒体也在报道中争相引用总理回答的“妙语”。李克强在记者会上宣示继续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推进改革,他说:“(简政放权)是要触动利益的,它不是剪指甲,是割腕,忍痛也得下刀。”澳大利亚《悉尼先驱晨报》以《中国总理说:改革是‘拿刀割自己的肉’》为标题报道这一内容,而美国全国广播公司则进一步解释说,李克强这是在警告改革路上还将有很多痛苦,但前途是“光明的”。

  台湾中央社评论认为,与前两年的记者会相比,李克强当天回答的财经议题明显偏多,凸显他擅长的领域。但不时穿插小故事及幽默口吻,则维持了他的风格。《旺报》还总结出李克强总理“接地气”的三大绝招:第一招是说百姓听得懂的话,第二招是从百姓视角去关注民生,第三个制胜绝招则是爱“说故事”,亲民、真诚,又有说服力。

  李总理“客观冷静”扫除外界对中国经济的疑虑

  除了这些有趣的语句和花絮,总理在发布会上透露的“干货”信息更是引发全球媒体的热烈讨论。

  面对“中国在输出通缩”的质疑,李克强引用数据专业回应,中国是“被通缩”;听到“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经济体”的观点,总理笑言“总有种被‘忽悠’的感觉”;对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上搭便车”的指责,总理言简意赅干脆作答:“中国这么大的块头,搭谁的便车?中国是和大家一起推车。”

  至于那句“我们‘工具箱’里的工具还比较多”的表态,更是被国内外许多媒体做成了醒目标题。英国《金融时报》认为,这暗示着如果中国经济放缓,政府会有所动作。美国彭博社认为这是总理透露的明确信号:如果影响到就业,政府就会刺激经济增长。日本《外交学者》的标题更加直白:“不!中国不会倒下!”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在随后的报道中评价,李总理对中国经济的评价“客观冷静”,同时扫除了外界对中国经济的疑虑。德国财经网则更加专业地分析认为,李克强总理承诺要给企业更大灵活性,减少政府权力,创造足够的就业机会,这将“给中国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记者 傅旭)

1 2 共2页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