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三角梅掩映下的鼓浪屿海边沙滩。新华社发
观众在参观“盛世·和平——‘一带一路’下的唐代文物”展。新华社发
党的十九大代表、国网山东电力检修公司带电班副班长王进在扎鲁特—青州±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黄河大跨越段进行走线验收。新华社发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十九大报告最突出的亮点、最重大的历史贡献,十九大报告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通篇贯穿、全面体现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处处闪耀着唯物主义辩证法光芒。其中,有一些重要关系对学懂弄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报告具有重要启迪,需要辩证看待、加深理解、准确把握,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一、把握新思想与新时代的关系。要看到新时代是一个客观现实,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诞生的时代背景,又要看到新时代是一个重大政治论断,属于新思想的范畴体系。要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旗帜引领下实现的,又要看到新思想的形成本身就是新时代的重要标志。把握好这一关系,才能更好领会十八大以来党带领人民进行伟大理论创造与伟大实践创造的良性互动,领会为什么要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二、把握中国特色与世界意义的关系。要看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又要看到这一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又一次成功的、具有飞跃性质的体系化建构,为发展马克思主义和解决人类问题作出了中国的原创性新贡献,具有深远世界意义和广泛国际影响。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国际化的重要思想,在中国经历了引进和不断中国化的过程,现在又重新实现了国际化。把握好这一关系,才能更好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史乃至整个社会主义思想史上的历史地位和里程碑意义,自觉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三、把握“八个明确”与“十四个坚持”的关系。要看到二者属于不同层面的范畴,即“八个明确”是指导思想层面的范畴,重点解决的是“怎么看”,“十四个坚持”是行动纲领层面的范畴,重点解决的是“怎么办”,又要看到二者都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统一于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的回答。把握好这一关系,才能更好地领会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部署了“过河”的任务又指导解决了“桥或船”的问题,是理论与实践、认识论与方法论、战略与战术的高度统一。
四、把握历史方位与矛盾转化的关系。要看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导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方位,这是“变”,又要看到主要矛盾转化不是脱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性变化,进入新时代没有改变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这是“不变”。要看到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是长期的演变过程,又要看到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的历史性成就、历史性变革全面加快了量变向质变的转变。把握好这一关系,才能更好领会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更好遵循和运用矛盾运动规律,承担起新时代的历史使命。
五、把握伟大梦想与伟大事业的关系。要看到伟大事业的总体布局将贯穿伟大梦想实现的全过程,又要看到伟大事业的战略布局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将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将同样贯穿伟大梦想实现全过程。要看到伟大事业是实现伟大梦想的必由之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又要看到民族复兴伟大梦想实现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还要浓墨重彩地写下去,伟大事业不会因伟大梦想的实现而终止,而是伴随伟大斗争、伟大工程继续向共产主义远大目标奋进。把握好这一关系,才能更好领会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理论与实践的全部主题,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长期性、崇高性,始终坚定“四个自信”。
六、把握以人民为中心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关系。要看到两个“中心”属于不同范畴,人民立场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这条路线要贯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过程。又要看到两个“中心”并不矛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唯物史观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具体体现,放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会成为空想。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都是以人民为中心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相统一的桥梁纽带。把握好这一关系,才能更好领会为什么要坚定不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七、把握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关系。要看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强调这一点,不是动摇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而是汲取中华文化滋养更好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又要看到马克思主义是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强调这一点不是贬低中华传统文化,而是赋予中华文化更广泛的人民性、更鲜明的现代性,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中华文化伟大复兴。把握好这一关系,才能更好领会为什么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中华文明5000多年传承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更好领会为什么十九大报告强调中国共产党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
八、把握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与全面从严治党的关系。要看到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和全面从严治党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重要内容,都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题中要义,又要看到全面从严治党不是为了从严而从严、不是为了治党而治党,而是为了坚持和强化党的全面领导。把握好这一关系,才能更好领会为什么要将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作为“十四个坚持”的第一个坚持,领会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为什么要突出强调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九、把握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与最大发展中国家地位没有变的关系。要看到我国已成为影响世界、塑造未来的主要力量,世界越来越离不开中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早已与“挨打”“挨饿”的时代不可同日而语,又要看到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更要看到虽然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但我国永远和最广大发展中国家站在一起的立场没有变,维护最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的坚定决心没有变。把握好这一关系,才能更好领会当今中国在世界的历史方位,更好领会中国外交政策的“变”与“不变”。
十、把握高举中国旗帜与不输出中国模式的关系。要看到我国不“输入”外国模式,而是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又要看到我们充分尊重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不“输出”中国模式,不要求别国“复制”中国的成功做法。把握好这一关系,才能更好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凝聚的中国智慧。
十一、把握造福中国人民与造福世界人民的关系。要看到我们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党,又要看到我们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并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作为自己使命的党。要看到中国办好自己的事情既是为中国人民造福也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贡献,又要看到为世界人民造福不是“打肿脸充胖子”,而是大国责任、大国担当,同时也是为造福中国人民创造更好的外部条件。把握好这一关系,才能更好领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倡议等中国方案的大智慧大担当,领会中国共产党作为世界大党、中国作为世界大国的大视野大境界。
十二、把握雄心壮志与坚定笃行的关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表明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雄心壮志又保持了对治国理政各领域各方面问题的冷静分析,既描绘了民族复兴的光明前景又洞察了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把握好这一关系,我们既要看到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又要看到民族复兴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必须准备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始终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
(作者:陈瑞来,系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新时代需要新的指导思想 | 2017-10-23 |
深入学习和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 2017-10-23 |
【理上网来·辉煌十九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 | 2017-10-23 |
引领新时代新征程的伟大旗帜 | 2017-10-23 |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深入学习... | 2017-10-23 |
彰显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 | 2017-10-23 |
引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思想旗帜 | 2017-10-23 |
准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2017-10-23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 | 2017-10-23 |
放射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芒 | 2017-1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