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山区要崛起,“支点”在生态,“杠杆”是转型,加上干部群众的智慧、实干和坚守,就能在保护生态与推进发展之间寻求最佳结合点,走好保护生态和发展经济的平衡木
开化是浙江省母亲河——钱塘江的源头所在地,森林覆盖率80.4%,出境水质常年保持在Ⅰ、Ⅱ类标准。作为国家生态县,生态是开化的金字招牌。但如何才能更好地发挥生态优势?我们提出以国家和省级重点生态功能区示范区建设试点为契机,以经济生态化、全域景区化、景区公园化为目标,打造国家东部公园。
为让“生态”更有健康活力,开化加快改革步伐。按照生态功能定位,将2236平方公里的县域面积划分为国家东部公园的生态保护区、生态农林区、产城集聚区,用90%的县域面积来保护生态,把2/3的产业和人口聚集在仅占县域面积9.5%的产城集聚区内。结合这一划分,我们启动了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推行“政区合一”模式,将19个乡镇、园区撤并整合成14个乡镇。同时,探索建立扁平高效公园体制,实行大部制改革,全县各类机构总数从63个减少到37个。
立足生态优势,紧盯生态要效益,开化踏上从保护山水到经营山水的转型之路。一产围绕旅游做精,二产围绕旅游转型,三产围绕旅游强功能,开化的生态产业体系正逐渐成形。今年前9个月,开化旅游人数同比增长2.6倍。随之而来的是“逐绿”的工商资本,今年以来,全县已有甲壳虫动漫文化产业园、钱江源水湖枫楼景区旅游开发项目等超过20余个生态休闲项目先后入驻。
国家东部公园建设如何稳健起跑,我们在转变生产生活方式、打造风情小镇上发力。通过建设具有独特自然风貌、乡土情怀、人文气息和文化特色的风情小镇,由内而外激活乡村发展内生动力。为此,县里每年安排3个1000万元用于扶持风情小镇建设、3A级景区村建设和民宿经济发展。
保护生态与推进发展之间应该是辩证统一的。纯保护走不出可持续发展之路,消极保护生态更不是科学发展。开化打造国家东部公园的实践,充分证明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把生态资源转化为绿色财富,共同描绘一幅“天蓝、地绿、水清、景美”的和谐画卷,提升山区群众的“幸福指数”。
(本报记者 顾 春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