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人民网北京6月1日电 (万鹏)随着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我国农村基层社会治理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进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农村社区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配套工程,是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基层政权的重要举措。学者认为,推动农村社区建设需要与时俱进,跟上社会现代化整体的步伐。《意见》的工作部署乃务实之举,推动农村社区建设需要进一步提升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同时,需要健全农村“三留守”人员关爱体系促进流动人口有效参与农村社区服务管理,推进农村社区法治建设支持农村居民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
提升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意见》措施乃务实之举,提供制度性安排
纵观《意见》全文,记者发现,“服务”二字贯穿文件始终,出现次数达63次,其中,具体到“公共服务”一词共出现了15次。学者认为,《意见》在工作任务第五条鲜明地提出了“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一任务为农村社区居民分享改革发展成果提供了制度性安排。在提升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供给水平这项工作任务中,《意见》明确要求健全农村社区服务设施和服务体系,每个村都要有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文化室、卫生室、计划生育服务室、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等。现实中,多数农村的公共服务仍旧较为缺乏,而所有这些都是农民群众翘首期盼的,县乡财政应该投入资金而且有条件能够解决的现实问题。
学习时报理论编辑室副编审熊若愚博士认为,《意见》深刻阐述了深化农村社区建设试点的重要意义、工作目标、基本原则、工作任务和工作要求,充分体现了十八大以来中央对农村工作的精神,是指导农村社区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内容“务实亲民”是其最大的特点。“在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意见》提出的措施都是农民企盼而财政有力量解决的务实之举。”熊若愚向记者谈到。他认为,农民群众总是通过切身利益的一点一滴变化来感受党的政策温暖。一个行动胜于一打蓝图,《意见》内容好,更需要基层落实好。
推进农村社区法治建设:完善村规民约,支持农村居民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大篇幅聚焦农村法治,提出必须加快完善农业农村法律体系,同步推进城乡法治建设,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做好“三农”工作。本次《意见》也指出,加强农村社区普法宣传教育,提高基层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引导农村居民依法反映诉求、解决矛盾纠纷。指导完善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支持农村居民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提高农村社区治理法治化水平。
“传统的农村熟人社会已经没落,如何跟上时代步伐,构建新形势下农村法治管理模式需要我们认真研究。”李国祥向记者谈到。他认为,随着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召开,中国农村的治理模式也会发生重大的变革。原有的依靠熟人社会下的村规民约的治理模式,在某些方面已经与现代法治社会相背离。新农村的管理在依靠成熟的传统模式基础上,也应该步入当代社会的法治化轨道。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郑风田指出,没有农村的法治化,就不可能有整个中国的法治化。2015年的一号文件首次用大量篇幅聚焦法治,可见“依法治农”已成推进“三农”发展的重要工作。“值得注意的是,文件提出农村重大改革要于法有据。农村改革必然涉及利益调整,更需要用法律为改革保驾护航。”
健全农村“三留守”人员关爱体系:促进流动人口有效参与农村社区服务管理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流向城市,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建设,但同时,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的服务体系仍存在一些问题。此次《意见》强调,要健全农村“三留守”人员关爱服务体系,重点发展学前教育和养老服务,培育青年志愿组织和妇女互助组织,建立农村社区“三留守”人员动态信息库,扩大呼叫终端、远程监控等信息技术应用,切实提高对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同时,健全利益相关方参与决策机制,采取会议表决、代表议事、远程咨询等决策方式,维护外出务工居民在户籍所在地农村社区的权利。
近年来,社会各界为解决“三留守”问题做了大量的努力,尤其是为留守儿童做了诸如帮扶、送温暖等诸多工作。“但是,想妈妈是24小时的,怎能是一年送一桶油两袋米可以解决的?”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段成荣说。段成荣认为,帮扶的工作仍要做,但要解决问题必须先跳出农村。从国家全局来看,正在努力实现现代化和城镇化,但是新型城镇化究竟“新”在哪儿,仍需要我们思考。老百姓是有家庭、有情感、有老婆孩子的,不单纯是劳动力,在由农村向城镇迁移的过程中,我们的政策要帮助他们完成完整意义上的家庭迁移。李国祥指出,在解决留守问题上,我们更应该积极地采取现代科技手段,借鉴城市管理经验,提升服务水平,扩大服务的覆盖面。
强化农村社区文化认同:扎根农村优秀传统文化 吸收现代文化精神
“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除了自然环境的美化,农村居民群众的精神文明建设也要“美”。如何强化当代农村社会文化的认同,《意见》指出,“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发展各具特色的农村社区文化,丰富农村居民文化生活,增强农村居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深入开展和谐社区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树立良好家风,弘扬公序良俗,创新和发展乡贤文化,形成健康向上、开放包容、创新进取的社会风尚。”
“农村传统文化应该吸收借鉴现代文明,同时,也应该扎根传统文化,在形式上采取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模式。”李国祥向记者谈到。他认为,中国传统的农村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流动人口带入的现代观念,其模式和内容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尤其是在撤村并镇之后,原有的乡村文化在蜕变的过程中,新的模式和内容还没有完全构建,所以在一些农村中,不正之风或者说低俗的文化有些抬头。他强调,当代的新农村建设,其文化建设应该借鉴现代文明的优秀成果,同时,也需因地制宜,扎根农村当地,毕竟老百姓喜闻乐见,才能够凝聚当地社会的文化认同。(本文综合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媒体报道)
社会公益与制度创新 | 2010-01-27 |
把城市的社区建设成和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 2010-01-27 |
关于走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建设廉洁广州的决定 | 2010-01-27 |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 2010-01-27 |
加快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努力实现中央对天津定位 | 2010-01-27 |
城市化进程中学习型城市建设再探索 | 2010-01-27 |
社区管理:如何完善自治? | 2010-01-27 |
探寻现代文化强国之路 | 2010-01-27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 | 2010-01-27 |
乡政不可怠 乡业不能衰 | 2010-01-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