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滚动-正文
【理上网来】美好生活的底色永远是奋斗
张德勇
//www.workercn.cn2018-03-17来源:央视网
分享到:更多

  

  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重庆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强化宗旨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恪守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自觉践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承诺。当前,我们正大踏步走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征程上,总书记的讲话,既是对党政领导干部的殷殷嘱托,也点出了“美好生活都是奋斗出来的”这一真谛。

  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改革开放迈出重大步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五年来,我国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国内生产总值从54万亿元增加到82.7万亿元,年均增长7.1%,占世界经济比重从11.4%提高到15%左右,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为人民生活持续改善提供了坚实物质基础。

  五年来,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贫困发生率由10.2%下降到3.1%;城镇新增就业6600万人以上;居民收入年均增长7.4%、超过经济增速,形成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中等收入群体;出境旅游人次由8300万增加到1亿3千多万,国人更加自信地游世界、全球购;社会养老保险覆盖9亿多人,基本医疗保险覆盖13.5亿人,织就了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保障网;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6.7岁;生态环境状况逐步好转,天变蓝、山变绿、水变清的美丽中国正一步步变为现实……归根结底,五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上下同心,撸起袖子加油干,使我们的生活得到持续改善。享受到这一切带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迈入新时代的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成为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动力。“美好生活需要”寓意丰富,不仅意味着我们的钱袋子鼓起来,也意味着我们有更完善的人民民主、更健全的法治社会、更深入的公平正义、更放心的社会安全、更优美的生态环境、更多彩的精神追求、更远大的理想抱负……意味着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物质精神文明得到全面提升。

  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将是一个阶段性的进程。根据十九大作出的新时代新征程的战略安排,从现在到本世纪中叶,有三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到二〇二〇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二〇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如果说过去解决温饱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是一种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那么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则是我们新时代新征程上不同阶段的美好生活的具体体现。如今,我们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这个意义上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现阶段我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小康生活就是我们眼前的美好生活。

  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一定是奋斗出来的。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围绕着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谋全局、促发展,推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为我们凝心聚力奔小康、追求美好生活提供了有力保障。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全方位、开创性成就,发生的深层次、根本性变革,无一不是我们奋斗的结果。正是如此,我们的日子才一天天红火起来,生活越来越有盼头。迈进新时代,踏上新征程;实现新作为,展现新气象。美好生活其实就掌握在我们每个人的手中。只有依靠奋斗,我们才能更好追求美好生活;只有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化作砥砺奋进的动力,脚踏实地、努力耕耘,用跬步之积换得千里之行,用双手编织出实实在在的美好生活,我们才能在创造美好生活的过程中感受到幸福。

  新时代为我们搭起了大有作为的人生舞台,提供了展翅高飞的人生机遇。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追求……这一切,都需要我们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一如既往地奋斗,继续沉下心来干事创业,用辛勤的劳动、务实的苦干来兑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才能迎来幸福美好的生活。(作者张德勇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