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只要警灯亮着,我们心里就有底”——黑龙江泰来家庭警务室见闻
早上5时许,黑龙江省泰来县江桥镇先进村张井杨家庭警务室的红蓝警灯闪烁,“村警”张井杨骑着摩托车开始巡查村里的560户人家。
“谁家闹矛盾了、路灯不亮了、丢东西了、有纠纷了……村里的大事小情村民都找我。”张井杨说,有解决不了的就到家庭警务室,沏上一壶茶,平心静气地坐下聊聊,一般都能在村里解决。
在黑龙江省泰来县江桥镇先进村,张井杨入户调解后回家庭警务室值班(9月17日摄)。 新华社记者 唐铁富 摄
走进家庭警务室,干净整洁,墙上挂有“小警务、大效能、服务送百姓”“家门口的派出所,百姓中的110”等标语,防暴叉、执法记录仪等警用装备一应俱全……2017年以来,黑龙江省泰来县为推进乡村治理,将警务室建设到村和社区,力争让问题化解在基层。
据了解,所有“村警、社区警”都是生活在本村、本社区,35周岁以下、具有初中文化程度以上的人员,由泰来县有关部门组成考务组,联合组织招录工作。同时,泰来县公安局为每一个警务室配备了办公设备、警务装备等。
张井杨以前在村里的农机合作社工作过,比较了解村里情况。2018年,经筛选考察,他加入村警队伍。“百年不散老乡亲。村里的争端一般都不大,找我办的事也不复杂,只要用情用心做好群众工作,没有啥解不开的疙瘩。”张井杨说。
张井杨刚开始处理问题并不得心应手。“就怕给人调解不好,不自信,”张井杨说,“这次调不好,我明天还去,后天再去,双方看我这么拼也都不好意思再闹了,我处理问题的能力也有了提升。”
村民刘某成与许某前后院居住,两家之间没有院墙,刘某成将柴草垛垛在院后,许某不经意撞倒了刘某成家柴草垛,因此产生纠纷,两人互不相让,险些大打出手。
张井杨得知后,立即找到当事人沟通协调。经过多次“刚柔并济”式的调解,双方握手言和。
张井杨凭借一股“韧劲儿”,工作干得越来越顺手,大家都亲切地称他为“杨子”。“无论几点打电话,他都马上来,有‘杨子’家的警灯,我心里特踏实。”村民张振全说。
在黑龙江省泰来县江桥镇先进村,张井杨在家庭警务室内进行调解工作(9月17日摄)。 新华社记者 唐铁富 摄
近期黑龙江省受台风影响,降水量大,一些农田积水严重,村民有可能因为排水问题发生纠纷。台风过后,张井杨帮村民购买了两台大型抽水泵,帮助村民排水,遏制可能发生的矛盾。张井杨说:“最好将矛盾纠纷调处工作变为事前化解,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化解,这样才能赢得群众信任。”
泰来县江桥派出所所长丁彦波介绍,“村警、社区警”每周在村委会、社区工作2天,在乡镇派出所工作2天,在乡镇司法所工作1天,乡镇派出所每周随机向村民、居民拨打回访电话,检查考核村警、社区警工作情况,每月至少进行一次明察暗访。
目前,泰来县90个行政村全部实现“一村一警一警务室”。将警务服务前移,既方便了群众,又便于及时快捷有效地化解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