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武汉10月12日电 题:“抢水崖”告别“抢水”
新华社记者梁建强
10月12日,湖北咸宁“跑山电工”党员服务队队员前往“抢水崖”巡查线路。 新华社发(王栖雅 摄)
风吹稻浪,举目金黄。
金秋时节,湖北省咸宁市崇阳县港口村附近,田野中处处是丰收的景象。
“今年的大丰收,水及时供足了是关键。”看着黄灿灿的稻穗,港口村党支部书记阮平均的喜悦溢于言表。
地处山区,港口村的供水曾一度是“老大难”问题。山间的白鸭泉,多年中都是村民的唯一饮用水源。泉水蜿蜒经过山岭,每逢冬季枯水期和夏季用水高峰期,附近几个村的村民都要挑着水桶去“抢水”。港口村附近的“抢水崖”因此得名。
饮用水紧缺,灌溉用水同样紧张。港口村共有稻田600余亩,为了方便抽水灌溉,几乎每户村民家都备有小水泵,用于夏季抗旱。不过,因为村里只有3台变压器,每到抗旱高峰期,供电不足,村民们只能错峰抽水。
“农时耽搁不得,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村民汪兵说,“如果不能及时浇上水,收成肯定受影响。”
“抢水崖”如何不再“抢水”?近年来,随着我国大力推进农村饮水安全等工作,当地政府部门也将相关改造工作列入计划,一个大型贮水池开工兴建。
“如果有可能,还要考虑增加变压器。一方面,能直接缓解抗旱时电力供应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贮水池建起来了,为村民提供生活用水,抽水泵和净水设备都需要用电。”阮平均找到了当地的供电所。
贮水池修在“抢水崖”附近,相关施工,需要在山崖上进行。今年6月,港口供电所党支部书记汪讯来到现场查看地形。
“山势陡峭,架线的难度很大。材料运上来也很不方便。”汪讯说,“当时估算了一下,要增加变压器,就要架设绝缘线4000多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