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深谋远虑、敢于担当、攻坚克难,作出了一系列改革发展的重大科学决策,创造性地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极大地提振了全党和全国人民在新常态下抢抓机遇的信心和决心,为我们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提供了宝贵的机遇。
进入新常态的中国经济孕育着重大发展机遇。一是全面深化改革,打破利益藩篱,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必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二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引擎,推动新科技、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与资本市场深度融合发展,必将进一步增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让传统产业加快升级、新兴产业加快成长,促进我国从经济大国迈向创新大国、经济强国。三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做好“人”字和“新”字的文章,必将在扩大投资需求空间的同时扩大和释放消费潜力,推动产业升级和消费升级,为拉动经济增长提供巨大动能。四是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一体化、长江经济带建设“三大国家战略”,倡导成立亚投行,搭建我国相互衔接、互为支撑、东中西联动的区域发展新平台,在开放、包容、共赢、务实中形成扩大开放新格局,必将进一步为我们充分利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引进来”、“走出去”步伐,参与国际产业和研发分工,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提升我国在国际社会上的话语权,提供有力支撑。
站在发展的新起点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机会稍纵即逝,抓住了就是机遇,抓不住就是挑战。”能否抓住机遇,顺势而为,逆势而上,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关键。历史一再表明,抓住了机遇,后发国家或地区就有可能实现跨越式发展;丧失了机遇,就会停滞不前,成为时代发展的落伍者。在新常态下,抢抓机遇才是真,埋头苦干方为实。只有善识机遇、善用机遇、善抓机遇,真抓实干、把握大势、脚踏实地,才不辜负时代和历史赋予我们的大好机遇,才能创造出无愧于国家和人民的新业绩。
抓住机遇,应当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狭路相逢勇者胜。抢抓机遇,首先要解决精神状态的问题。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精神面貌要有新状态。只要我们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只争朝夕的劲头、争先进位的志气、坚韧不拔的毅力,在失败面前不气馁,在困难面前不畏惧,在挑战面前不退缩,在压力面前不屈服,勇于担当、敢于负责,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就能在这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赢家。
抓住机遇,应当讲究工作方式方法。要放眼世界,胸怀全局,紧跟大势,及时学习新知识、新理念、新方法,努力做到在全球视野下思考问题、研究工作。要遵循“三个规律”,尊重科学、尊重自然、尊重群众,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因势利导、顺势而为,不急功近利,不墨守成规,不因循守旧。要深入分析研究,加强顶层设计,系统谋划推进,统筹兼顾,“弹好钢琴”。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扬长避短、趋利避害,突出重点、精准发力,抓住以点带面、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抓住机遇,应当狠抓各项工作落实。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不落实,再好的机遇只能是一纸空文,再美的机遇只能是空中楼阁,再近的机遇只能是镜花水月。要牢固树立久久为功、功成不必在我的思想,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向前走,积小胜为大胜,积跬步至千里。要深入一线、深入实际,发现机遇,研究机遇,抢抓机遇。要尊重基层的首创精神,善于发现和总结完善基层的好经验、好做法,指导更多面上的工作。要按照“三严三实”的要求,强化责任,细化措施,盯紧抓牢,务求实效。(作者系中共安徽省委常委、副省长)
抓住“危机后”的出口机遇 | 2010-01-29 |
抓住“危机后”的出口机遇 | 2010-01-29 |
抓住“危机后”的出口机遇 | 2010-01-29 |
抓住“危机后”的出口机遇 | 2010-01-29 |
抓住“危机后”的出口机遇 | 2010-01-29 |
抓住“危机后”的出口机遇 | 2010-01-29 |
继续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 | 2010-01-29 |
抓住新起点上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 2010-01-29 |
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 | 2010-01-29 |
西藏发展道路的历史选择 | 2010-01-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