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头条-正文
加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 自觉抵御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侵蚀
//www.workercn.cn2015-05-08来源:内蒙古日报
分享到:更多

  

  历史虚无主义的核心和本质在于否定近现代的中国历史,质疑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选择和发展道路,从而质疑社会主义发生的历史必然性和合理性。历史虚无主义是一种以唯心史观为基础的典型的实用主义,同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根本对立,具有极大的危害性和迷惑性,尤其是对青少年危害更甚,需要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和警觉。

  目前,我国18岁以下的青少年有3.67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28%,他们是祖国的未来,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们道德水平的高低和价值取向是否正确,直接关乎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乎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其重要性毋庸置疑。面对21世纪国内外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深刻变化,特别是青少年身处复杂的思想文化环境,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重大时代课题。从国际上看,一方面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另一方面,国际反社会主义势力对我国青少年一代进行“西化”的图谋一天也没有放弃,西方个人主义思潮、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仍在产生影响,加之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影响的叠加,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艰巨的任务。

  历史虚无主义将会对青少年学习进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消极的影响。青少年正处于身体和心智生长发育的阶段,在他们思想上的免疫力尚不足以抵御“历史虚无主义”之类的错误思潮的情况下,会更轻易上当受骗。例如,网络上的一些揭秘式的历史奇闻,把史学支流当主流,把一些现象当本质,肆意歪曲历史,其结果必然会使青少年在对历史事件缺乏全面了解的情况下,产生盲目的“认同感”;加之一些“激情澎湃”的文字具有非常强烈的煽动性,往往容易对充满好奇心的青少年产生误导作用。

  历史虚无主义者认为,“在全球化时代,需要重新审视世界历史”,并进一步认为“科学没有阶级性,世界观哪来阶级性”。在全球化的视野下,“尊重多元化价值观”的说法一度颇为盛行,为某些人试图重写历史提供了绝妙的借口,而“尊重个体价值”的取向,则在客观上起到混淆和掩盖这些所谓的“全新历史史实”背后所隐藏着的祸心。而这对尚处于成长期的青少年来说,所谓“个体价值”论的观点更具有迷惑性和欺骗性。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要着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增强青少年的民族自豪感

  千百年来,爱国主义一直都是凝聚中华民族、推动社会发展的伟大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民族情感和精神支柱。长期以来,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这一精神就是由中华民族诸多的优秀品质围绕着爱国主义的核心构成的整体性范畴,是为大多数人所认同和接受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的总和。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的“五四”讲话中指出,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相契合。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体现了这一思想。

  自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重要途径就是要积极引导青少年自觉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与熏陶。当前,特别需要加强青少年特别是在校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思想品德、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课程教学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引导青少年坚定理想信仰,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有效载体,加强对青少年特别是高中生、大学生、研究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在学校教育系统中还要开发传统美德课程,促进青少年对传统美德的感知与认同,广泛组织青少年志愿者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以强化青少年传统美德教育的现实体验。要在青少年中大力开展培育民族精神的活动。培育民族精神,就是要培育公民的爱国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就是要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为培育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积淀资源;就是要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增加党的凝聚力;就是要培养和造就新一代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了能够使社会主义事业继续前进,我们必须注重培养和造就新一代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竞争意识、民主意识、法治意识、自主意识、创新意识等思想观念都在深刻地影响着人们尤其是青少年一代。因此,除了要提高青少年的科学文化素质外,还应对他们进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在青少年中,尤其要突出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教育,激励他们胸怀爱国之情,树立报国之志。

  应高度重视网络有害信息对青少年的影响问题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对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正在产生着不可低估的特殊影响,互联网内容虽丰富却庞杂、良莠不齐,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乘机泛滥。在重视发挥网络等新媒体的积极作用的同时,更要高度重视网络有害信息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并要因势利导,要注重做好对网络传播内容的评估、监控及对青少年网民正确使用网络的引导工作。

  党和国家为坚持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已经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重大举措,为全社会搞好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创造了良好的政策和社会环境。同时,也更需要进一步深入贯彻“加强依法治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的政策,用法治规范网络空间的行为。充分依靠各级互联网信息管理部门,对与青少年学习、生活关系密切的网络环境持之以恒地进行净化,大力打击和肃清网络谣言。逐步建立并实施网络安全的审查制度,力争推进网络空间法治化;同时,还要动员全社会为净化网络生态环境而共同努力。

  身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当意识到自身的责任和义务,应以“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精神,用青少年喜闻乐见、通俗易懂、易于接受的方式讲好中国故事,讲好内蒙古故事,用正确的观点和优秀的文化占领网络等新媒体阵地,最大限度地发挥网络等新媒体的正能量作用。还要根据青少年网络交往方式状况,善于运用网络平台对青少年的正面引导作用,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最佳人文环境。要结合青少年群体的特点,以青少年喜闻乐见的话语和实践方式增强教育效果。应充分利用智能化的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和博物馆等教育基地,发挥其教育教化功能,让青少年广泛参与对史展的真实体验。同时,还要进行制度化安排。教育部门与学校要经常组织有益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各项活动,通过广泛持续的思想政治教育,指导青少年明辨是非,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做新一代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作者系内蒙古自治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内蒙古社会科学院院长马永真,内蒙古自治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副所长刘蒙林)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