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制度体系是否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判断标准之一,在于制度体系是否具有自我完善能力,能否与时俱进、不断发展。正如习近平同志所指出的,没有坚定的制度自信就不可能有全面深化改革的勇气,同样,离开不断改革,制度自信也不可能彻底、不可能久远。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期,通过内生性演化不断完善和发展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既是今天制度自信的充分体现,也是明天制度自信的可靠保证。
制度自信的前提在于制度体系的社会认同度。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制度建设卓有成效,国家的制度体系具有较强的包容性和整合力,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总体上适应了中国国情和发展要求。但不可否认,还有一些具体制度不完善、不健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们对制度的认可。只有获得人们广泛信赖和尊重的制度才具备强大整合力,将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的实际效能,进而坚定人们的制度自信。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利益群体逐渐多元化,利益诉求也出现分化。这就要求通过制度建设,进一步提升制度体系的整合力和认同度。
制度自信的基础在于制度体系的科学性。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是激发、维系和强化制度自信的基础和保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展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展示了中国制度的生机活力和巨大优势。以根本制度和基本制度为核心建构的制度体系,应从整体性、系统性、协调性等要求出发,通过不同制度之间的紧密衔接、相互配合,发挥制度体系规范行为、整合利益和协调关系的作用,确保制度体系的组成部分和构成要素围绕既定目标协调运行。这里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是遵循权责一致的原则构建科学合理的权责关系,明确公共权力行使的范围、规则及责任。二是有效化解国家治理现代化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矛盾,提高治理主体的多元化程度和治理主体之间的协同性。
制度自信的关键在于制度体系的执行力。执行力是制度体系的生命之所在。中国制度具有整合社会资源、集中力量办大事等优势,但一些具体制度执行力不强也成为影响中国制度优势发挥的因素。为此,必须在加快法治中国建设、提升制度执行力方面下更大气力。法治化既是检验制度成熟程度的重要尺度,也是提升制度执行力的基本方式。没有可靠的法治作为支撑,制度就会缺失权威性和执行力,制度自信也就无从谈起。应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制度建设,确保改革在法治框架内进行,并把制度建设的成果及时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
制度自信的路径在于制度体系的内生性演化。中国的制度体系是长期发展、渐进改革的内生性演化结果,是有主张、有定力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的结果。改革开放的实践已经证明,内生性演化是提升制度运转有效性的重要途径,也是坚定制度自信的基本路径。当下中国的根本制度和基本制度以及相应的体制机制已经具备较强的中国特色、民族特性和时代特征,这是内生性演化之基,完善和发展制度决不能“推倒重来”或“另起炉灶”,而是在既有基础上的自我完善与发展。而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创新发展,则是内生性演化的内在要求。任何安于现状或止步不前的做法都会使经济社会遭受损失,制度自信也难以彻底、久远。(作者为吉林大学行政学院院长、教授)
殊途同归:孟、荀人性论的目的取向 | 2009-11-26 |
殊途同归:孟、荀人性论的目的取向 | 2009-11-26 |
论创新创业创优精神 | 2009-11-26 |
教学质量:高校如何自评? | 2009-11-26 |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要敢于否定完善自我 | 2009-11-26 |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要敢于否定完善自我 | 2009-11-26 |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要敢于否定完善自我 | 2009-11-26 |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要敢于否定完善自我 | 2009-11-26 |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要敢于否定完善自我 | 2009-11-26 |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要敢于否定完善自我 | 2009-11-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