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美学是以艺术为中心、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科学。所谓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就是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对象能满足人的审美需求、人也要求对象满足自身审美需求的人与现实的关系。这种关系主要表现为两个特性:一是形象性,即人与对象的形象发生关系;二是感染性,即审美关系是一种阐明人类情感、超越直接功利目的的关系。美学之所以以艺术为中心进行研究,是因为艺术集中表现了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是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理论化形态。因此,美和审美及艺术在美学中是一个整体。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需要我们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学的基本原理和原则,科学分析和研究当前的文艺现象、文艺创作、文艺作品、文艺批评。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应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学的显著特征,即追求真善美的融合价值。
坚持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辩证统一
马克思、恩格斯在建构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过程中,建构了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其主要标志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美学思想和美学体系。20世纪初以来,在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指导下,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逐步形成并不断发展,其基本特征是在实践基础上实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辩证统一。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建构了以实践观为基础的美学理论。这一美学理论,体现了真善美的有机融合。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认为,真是事物的合规律性,善是事物的合目的性,美则是事物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辩证统一;真和善是美的基础,美是真和善的形象显现。诚如马克思、恩格斯所指出的:“劳动生产了美”,审美是“人在他所创造的对象世界中直观到自身”“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人类的社会实践造就了“有音乐感的耳朵、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马克思、恩格斯还把艺术规定为“社会意识形态的形式”,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也是一种“实践—精神”的掌握世界的方式。他们揭示了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不平衡发展的客观规律,并对当时欧洲一些文学艺术作品进行了“美学的批评”和“史学的批评”。
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经十月革命传入中国后,通过李大钊、瞿秋白、鲁迅等人的研究和阐发,初步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此后,经过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及中国学术界的不懈努力,以实践观为基础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不断发展、逐渐成熟。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指导下,中国美学界在上世纪50—60年代的“美学大讨论”中形成“四大派”,即主观派、客观派、主客观统一派、实践派。在上世纪80—90年代的“美学热”中,蒋孔阳、刘纲纪、周来祥等人发展的“实践美学”,成为中国当代美学的主导流派,但也受到一些质疑和反思。在20—21世纪之交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的论争中,实践美学发展到新的阶段,出现了实践存在论美学、新实践论美学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学以马克思主义美学及其中国化为指导,融通中西传统美学思想的优秀成果,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术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坚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魂聚气功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学,揭示了美和审美及艺术的关系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特色,在“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大方向下,强调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魂聚气功能。
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发现、创造和传递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学认为,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艺家应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去发现和创造人民生活中的美,并以鲜明、生动、感人的审美对象和艺术形象来传递美。从一定意义上说,真和善是文艺作品的内容,而美就是文艺作品的形式。社会主义的内容和尽可能完美的形式辩证统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学的鲜明特征。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看,它规定了国家、社会、个人层面真和善的价值取向和发展方向。文艺作品作为一种社会的审美意识形态,一种“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的精神生产和话语生产,一种“实践—精神”的掌握世界的方式,应是真和善的形象显现,是一种美的发现、创造和传递。因此,文艺家要宣传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必须在人民大众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传递美,把真和善的价值观念和理想追求融合为美的形象显现。
以真善美统一的审美教育鼓舞人、激励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学主张,文艺作为一种宣传方式,不应是标语口号式的呼喊,也不应是教科书式的概念演绎,更不应是文告式的陈述;而是真和善的形象显现,是一种真善美统一的审美教育。这种审美教育应以美的形象和艺术形象感染人,让人们在审美愉悦中得到真和善统一的知识教育和道德教育。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的伟大事业,更需要以真善美统一的审美教育来激发起人们的理想和希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凝聚人民群众的无穷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学要担当起这样的历史使命,无愧于伟大的时代,无愧于伟大的人民,无愧于伟大的事业。
坚持“向内求善”与“向外求真”有机结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实现“向内求善”与“向外求真”的有机结合。
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向内求善”的伦理型美学精神。中国传统美学是一种“向内求善”的伦理型美学思想,注重把美与善联系起来。老子倡导“道法自然”,因此认为“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孔子主张“里仁为美”,即接近仁就是美。荀子认为,“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孟子说“充实之谓美”,把美与事物或观念的合目的性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中国传统美学的“比德说”。它将自然事物的美比附人类的道德,如玉之美,在于其温润圆通的素质;竹之美,在于它“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坚定品格和节操;梅花之美,在于其不畏苦寒和耐得住寂寞的高风亮节;菊花之美,就在于它淡泊宁静和悠闲自得品位;等等。这些思想观点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学有重要启示意义。
合理吸收借鉴西方“向外求真”的科学型美学精神。西方传统美学是一种“向外求真”的科学型美学思想,强调美和审美及艺术的真实性,即合规律性或科学性。从古希腊古罗马时代起,毕达哥拉斯提出“美是数的和谐”,到柏拉图提出“美是理念”,再到亚里士多德提出“美是依靠大小、比例、秩序安排的有机整体”,基本上是以事物或观念的合规律性作为美的本质。文艺复兴晚期,西方美学在笛卡尔“我思故我在”的启发下发生了“认识论转向”。被誉为西方美学之父的鲍姆加登说:“美是感性认识的完善”,康德认为“美是形式的主观合目的性”,席勒认为“美是现象中的自由”和“美是活的形象”,黑格尔也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大多数西方美学家均把美与合规律性联系起来。就是20世纪的海德格尔,也把美规定为“置入艺术之中的真”。这些思想观点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学提供了有益的参考系。
中西传统美学思想的价值取向和发展方向,产生于不同的历史时间和空间,有各自的文化传统依据和合理之处,但也均有一些偏颇之处。只有把二者融通起来,才是完整的美学思想和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学的真善美统一论,正是融合中西方传统美学的优秀遗产、克服其偏颇之处而提出的,是合乎历史发展规律和人类审美目的的完整的美学思想和理论。(作者分别为华东政法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增强全民生态意识 | 2013-08-20 |
教学主张:教师从优秀走向卓越的生长点 | 2013-08-20 |
论中国哲学的特质 | 2013-08-20 |
美:世间的神圣光辉 | 2013-08-20 |
解放思想要坚持真、善、美 | 2013-08-20 |
解放思想要坚持真、善、美 | 2013-08-20 |
解放思想要坚持真、善、美 | 2013-08-20 |
解放思想要坚持真、善、美 | 2013-08-20 |
解放思想要坚持真、善、美 | 2013-08-20 |
解放思想要坚持真、善、美 | 2013-08-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