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要素、基本动力。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指导我国“十三五”乃至更加长远发展的五大发展理念,其中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这意味着,创新驱动将成为我国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首要引擎,也必将成为贯穿我国未来发展战略和发展政策的基本导向。
当今之世,科技发展一日千里,市场需求瞬息万变。在复杂多变、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积极推动我区“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和“两个建成”目标顺利实现,必须在创新上下功夫、做文章、求突破,以创新引领发展方式变革,真正发挥创新对促进发展的乘数效应。
加大对创新的经费投入和支持力度
一段时期以来,我区各地都注重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并因循而形成了一种惯性,即把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片面地理解为引进资金、引进企业,对产品、技术、企业和产业的自主创新重视不够,对制度创新、组织创新和政策创新的关注度过少。例如,以科技创新为例,我区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严重偏低,部分城市更是不足全国水平的1/10,存在严重的“创新饥饿症”现象。这是我区发展方式粗放、工艺装备和产业层次水平偏低、产业转型升级缓慢的重要原因。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区域竞争和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发生变化,只有加大创新投入、增强创新能力、提升自主创新水平,才能激发活力、迎来发展契机。具体来说,一是加大经费投入力度。瞄准市场需求和把握产业变革方向,加大财政对科研和创新活动的经费投入,鼓励企业增加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增强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提升我区新兴产业和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比重。二是实施“三个一批”重大创新驱动工程。紧紧围绕产业链和创新链,以高新技术园区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依托,实施一批重大创新驱动工程和创新项目,打造一批重大创新平台和创客空间,建设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和创新型孵化器,以创新项目化、项目工程化、工程具体化的方式,促进创新链的形成与发展。三是大力发展创新教育。继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特别是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加快形成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之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教育体制、教学模式和办学机制,大力培育鼓励创新、支持创新、善于创新的校园文化,弘扬创新精神,迸发创新火花,源源不断造就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创新型人才。
大力吸引创新要素和聚集创新资源
创新是以知识利用和价值创造为基础的社会活动,是一项高度复杂的系统工程。推动创新不仅需要观念、理念等思想层面的变革,也需要资金、技术、设备、人才等创新要素和创新资源的积累与支撑。目前,我区创新活动所依赖的创新要素和创新资源都相对欠佳。为此,必须高位“嫁接”于经济和科技发达地区,通过大力吸引创新要素和聚集创新资源,加快推动我区实现创新发展。一是大力引进创新成果。大胆学习借鉴国内外一切创新成果,更加注重引进先进理念、高端工艺和知名品牌,激发“鲶鱼效应”,倒逼发展创新和推动发展升级。同时,通过吸收、消化、利用、转化和嫁接等途径,创造新的模式、机制、方式,进而促进经济、金融、科技、制度、文化、组织等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创新发展。二是聚集高端创新资源。利用好广西的区位优势、交通条件和发展潜力,积极运用市场化的手段和机制,大力引进国内外技术研发、产品开发、市场推广、风险投资、创业咨询等企业和机构,吸引珠三角等发达地区的研发势能和创新资源,为我区创新发展积蓄能量。三是大量吸纳高端人才。创新的主体是人才,现代经济的实质是“人才经济”。因此,要把吸引大量高素质人才作为推动创新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发挥好广西生态优美、环境优越、政策优惠的独特优势,以高铁发展带来的“同城化效应”为契机,制定出台具有吸引力的人才引进举措,吸引大批高端、优秀人才到广西居家创业,“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所用,但求所在”,形成应者云集、人才荟萃的局面。
积极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政策环境和社会氛围
创新是一种实践,是一项工具,也是一种文化。推动创新驱动发展,要出实招、下真功夫,来不得半点“虚”和“浮”,夸夸其谈不行,浅尝辄止不行,东施效颦也不行,需要历经“一番寒彻骨”,才能换来“梅花扑鼻香”。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全面释放创新潜力,加快提升创新能力,关键是要形成鼓励创新、支持创新、崇尚创新的政策环境与社会氛围。一是创新思想和理念。粗放发展、贴牌代工、低端生产的旧模式已经难以为继,拼资源、拼土地、拼环境的“老套路”已走不通走不好。思想变,思路才会变;理念新,思路才能新。必须打破思想观念上的种种桎梏和束缚,以思想变革打开创新之门,以理念转变走上创新之路,为实施创新驱动引好路、领好航。二是创新政策和制度。政策和制度创新是实施创新驱动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内容。要努力顺应改革新形势、发展新趋势,积极推进政策和制度创新,更好发挥政策创新的“四两拨千斤”作用,坚持用制度来激励和推动“万众创新”。三是改进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实现创新发展,要求各级领导干部破除经验主义,加快调整发展思路,加快改进领导方法,加快转变工作方式,自觉把创新的理念和要求贯彻到实际工作中,既要学会播下创新的“种子”,又要善于培育创新的“土壤”,推动形成鼓励探索、勇于挑战、宽容失败的文化和社会氛围,使创新之树结出累累硕果。(作者为广西师范学院党委书记)
实现体面劳动创建和谐企业路径探析 | 2009-02-17 |
论文选编(三) | 2009-02-17 |
论文选编(六) | 2009-02-17 |
加强“四个建设”助推县域经济跨越发展 | 2009-02-17 |
增强文化创造活力 建设民族文化强区 | 2009-02-17 |
引导文化消费新需求 | 2009-02-17 |
聚合“文化+”的产业力量 | 2009-02-17 |
创客文化的教育价值 | 2009-02-17 |
“互联网+”打造创新驱动新引擎 | 2009-02-17 |
以管理创新推动科技创新 | 2009-02-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