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头条-正文
培育中国制造业的工匠精神
范昉
//www.workercn.cn2016-03-11来源:宁波日报
分享到:更多

  

  3月7日《宁波日报》“两会广角”栏目报道,一些参加全国两会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从中国游客在海外“爆买”日用品现象中,深刻感受到供给侧改革的切入点,认为中国的制造业,“品牌、个性、匠心,一个不能少”,尤其需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这让笔者想起了“总理问笔”———在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2015年年会上,李克强总理发现会议组织方提供的笔非常好用,回来后忍不住追问有关部门:我国能否制造出这样的笔?中国有3000多家制笔企业,20余万从业人口,年产圆珠笔400多亿支,是当之无愧的制笔大国,但核心技术和材料高度依赖进口,且大量存在粗制滥造。

  一个小小圆珠笔的问题,也是我国制造业领域面临的共性问题。全国两会上,一些代表委员指出,品牌是第一位的,2015年国际机构评选出的全球100个最具价值的品牌中,中国企业仅占两席,与我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大国地位极不匹配。投资亿元上项目很积极,却不愿用来搞品牌。产品缺乏个性化定制,与消费多元化不相适应。工匠精神,体现的是一种踏实专注的气质,一种对品牌和口碑的敬畏之心,而这正是热衷于价格战的国内企业所缺乏的。

  宁波贝发集团作为一个“制笔王国”,表示要义不容辞回答总理之问,实现总理之愿,制造出世界上最好的笔,这是值得称道的。要做到这点,就必须弥补工匠精神这一“精神之钙”,树立对自家产品精雕细刻、精益求精的理念,以世界先进为标杆,把“最好的笔”(制造最好的产品)作为产业新的定位,将品牌文化融入每一件产品中。

  被李克强总理赞为“好用”的笔,是德国制造的。不久前,一位市委领导与从德国培训回来的21名干部集体谈话时说:大家从德国回来,应该发现德意志民族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两个字———严、实。他们能把事情做到标准、精准。大家在那里看到的每一幢建筑、每一件家具、每一套设备、每一个产品,都是为百年大计打造的,德国也就成了品质的代名词。比如德国人的厨房,每一件厨具宛如工艺品,在这种环境里,下厨乃至工作是一种快乐、一种享受。

  宁波人提起德国人造的老江桥(灵桥),没有不翘大拇指的,因为它结实、漂亮。我们要学习的,不仅是德国的先进技术,更要学习其从严从实做事的精神。说到严、实,有人觉得会受苦受累,但不严不实,何来品质,哪有精品?

  其实,工匠精神以前我们也是有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器物精神”之说,即“器以载道,物凝精神”,是说每一种器物寄寓着人们的精神追求,一切器物的背后都有一片精神的园地。中国的笔墨纸砚十分精美,被誉为“文房四宝”。书画,是一种寄寓,黑与白,构成极色之美。手中之笔,浸润着手泽,远离都市纷扰,书者心注一境。享誉世界的中国瓷器、丝绸,可以为中华民族的“器物精神”代言。夺得千峰翠色的越窑青瓷,欧洲贵族曾以使用它为荣。

  无论是富有传统之美的“器物精神”,还是富有时代之美的“工匠精神”,其实是一脉相承的。其核心是:我们制造的每一件产品,承载着制造者的追求,寄寓着制造者的精神。一个充满活力、创新驱动的中国,既需要天马行空的“雄心”,也需要脚踏实地的“匠心”,需要真正经得起挑剔目光检验的产品。

  对那些降低标准、偷工减料的行为,我们必须零容忍。每一个细节,都要臻于完美;每一道工序,都要抉其精微。产品的使用有期,它所折射的精神不朽。只有当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执着融入生产、设计的每一个环节,并成为一种快乐、一种信仰、一种永恒,产品实现了由“重量”到“重质”的突围,“中国制造”才能赢得明天。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