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头条-正文
谣言想象背后的社会现实
黄帅
//www.workercn.cn2016-04-08来源:中国青年报
分享到:更多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是众所周知的道理,但在今天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里,能辨明各式消息之真伪并非易事。据相关媒体调查,不实新闻报道、人身安全、食品安全等方面的谣言,占据了微信朋友圈谣言的大部分。

  事实上,这些谣言之所以能“走红”朋友圈,不只是谣言本身带有的强烈欺骗性造成的,也与它符合某种社会现实与群体想象有关。比如,“龙虾不是虾,而是一种虫子”的谣言一度影响很大,甚至有不少长辈看后表示不会再吃龙虾了。难道这是因为大家都丧失生活常识和基本判断力了吗?

  或许事情并不是这么简单。在“毒奶粉”“毒馒头”“污染大虾”“污染鱼”等食品安全问题频频曝光后,许多人宁可相信“狼来了”的传言是真的,也不会有耐心去考证这条消息的真实性,更不可能有强烈意识去辟谣了。可以看出,谣言之所以能在朋友圈里“大行其道”,首先是由传播者、参与者对其强烈认同造成的,这样的认同或许来自自身错误的判断,但对谣言传播的信息却造成了文过饰非的结果与夸大的宣传,也即,谣言与我们的主观情感对社会想象的投射密不可分。

  比如,前段时间在网上传得沸沸扬扬的“上海女逃离江西农村男友家”事件最终被证明是假新闻,尽管此事为假,但它折射的社会现实问题却是真的。之所以很多网友看到消息后“自觉转发”,是因为中国的阶层差异、城乡差异、地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是客观存在的,而且这种经济地位上的差异,往往也被置于婚恋话题的讨论中。事实上,朋友圈对此新闻的不同看法,也正是这些问题的鲜明写照。从某种意义上讲,最重要的还不是谣言内容本身,而是谣言背后真实的社会现实问题。在现实问题难解的情况下,夹杂着情绪宣泄的网络舆论,便为这些传言“推波助澜”。

  不过,将朋友圈谣言的大行其道,仅仅归咎于制造、传播谣言者也是不确切的,谣言的传播也与其本身特点有关。传播内容的重要性和特征的模糊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这条消息能否“走红”。试想,一个普通读者大概不会对非洲某次饥荒死亡的确切人数感兴趣,其数字无论真伪都不会在朋友圈里流行,因为它不是“那么重要”。然而,我们却对身边新闻十分敏感,比如哪条公交路线要改撤、地铁路线和站点规划等消息,就是因为它对我们“比较重要”。

  在另一方面,谣言叙述的精确与否也影响着它的传播效果。比如,“肯德基用6个翅膀8条腿的怪鸡做鸡翅”这条谣言,就是因为制造了精确的数字才令不少人信服,若不加以辨别,还真以为这个数字是媒体调查的结果呢。然而,其事实上却是谣言制造者刻意设置的“圈套”,就像讲故事有生动可信的细节更吸引人,谣言也因带有“细节”描述而令不少人上当受骗。

  因此,在我们接触朋友圈信息时,应多一分理性的辨别意识,少一分盲目的“随手传播”;多一些对于道听途说的传言的怀疑态度,少一些简单却错误的主观情感投射,才能更好地区别何为真实,何为想象,进而使朋友圈的谣言数量减少到最低。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