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头条-正文
汉长安城遗址保护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
何云标
//www.workercn.cn2016-04-13来源:西安日报
分享到:更多

  

  联合申遗的国际文化视野

  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举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项目顺利表决通过,未央宫遗址正式跻身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是跨国系列文化遗产,属文化线路类型,线路跨度近5000公里。

  这一项目被批准,不仅向世界复原了早在2000年以前就已经形成的这一促进全球经济发展的经济动脉形象,更是为欧亚大陆中西部这一多年来经济增长乏力的地区注入了经济发展活力,带动整个丝绸之路经济带探索一种新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还必将极大促进全球各种文明间的交流,有利于全球文明多样化。汉文化在世界文化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它不仅是西安的、中国的宝贵财富,而且已经成了全人类共同的财富。汉长安城遗址是整个丝绸之路文化带中国影响力的根脉。中国几十年令国际瞩目的改革成就,使我们的“道路自信”借古丝绸之路的复兴,有了令人信服的国际影响力。

  汉长安城遗址保护将深入挖掘两千年汉文化的历史底蕴,用现代的方式向世界阐释中国文化的独特性,也使西安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根柢之城、中华符号之城,为中华文化的展示传承提供了宏大的场所和载体。西安也将因具有中华民族根性文化而被世界认可,她所承载的有关汉文化的语言、服饰、餐饮、歌舞、宗教等文化资源都将进入世界文化要素交流与配置的范畴,并将占据一定的文化地位和话语权。使我们建设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真正具有了国际文化视野。

  构建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文化共识

  “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在古老的华夏文明和历史悠久的中亚文明之间建立起长距离的交通联系,在游牧与定居文明交流中,见证了古代亚欧大陆在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16世纪人类文明与文化发展的主要脉络、重要历史阶段以及突出的多元文化特征,是人类进行长距离商贸、文化、宗教、技术以及民族等方面长期交流与融合的文化线路的杰出范例。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不仅是要复兴丝绸之路的贸易通道,而且要为沿线各国的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联合申遗的成功将直接促进本地区的人文交流,为不同意识形态文明体搭建对话平台,为经济共同发展消弭文化差异,谋求文化共识,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的时代,仍然以传统经典的交流模式、为世界敏感、热点地区,真正探求“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文明发展之路,开辟中国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展示以文化为核心建设世界新秩序的姿态

  汉朝是一个文化整合的时代,一个以文化为核心建立天下新秩序的时代,具有极大包容性。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意识到仁政对于维持王朝稳定统治的必要性,便采纳了他的主张,从此儒学成为正统思想。但董仲舒与汉武帝没有刻意打压其他文化,而是将道家、阴阳家和儒家中有利于封建帝王统治的部分加以发展,形成了新的儒家思想体系。

  公元前138年,张骞受汉武帝派遣从长安城出发,出使大月氏。13年中,他的足迹踏遍天山南北和中亚、西亚各地。在随后的两千多年中,无数商贾、旅人沿着张骞的足迹,来往于各国之间,带来了印度、阿拉伯、波斯和欧洲的红酒、马匹、宗教、科技、艺术,带走了中国的丝绸、瓷器和四大发明,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渐渐形成。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丝绸之路是文化交融与民族融合之路。“中华民族”这个称谓就是通过民族融合而获得的。中华民族不仅包括汉族,而且包括在中国大地上生活的其他少数民族。中华民族不是一个地域或种族的概念,而是一个文化概念。从语言文字、礼仪制度、服饰制度、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方面来看,汉字、汉族礼仪、汉服、以汉字为基础的学术体系、汉族农耕文化的风俗节气等都是代表中国文化的正朔。汉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经过吸纳、拓展等复杂的历史进程,不断与其他民族文化相互交融,最终形成一个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系。其独具特色的文化观念对中国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其开放的“天下”观、对不同文化的“包容”与“和谐”等,即使在今天也弥足珍贵。

  汉代的文化格局具有典范意义。 习近平说:“中华文化崇尚和谐,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蕴涵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这在华夏文化的发展历史上也是自洽的。“尧舜”、“夏朝”时期就形成了“华夏族”的民族融合,然后有了“中华”;在“商周”时代形成了以华族礼仪为主干的文化制度;在秦代形成“大一统”。但秦朝的“大一统”历史并不长,这种“大一统”的文化是在汉代才得到继续发展的。所以,汉文化既是对秦的继承和发展,又奠定了唐、宋时期文化发展高峰的基础。汉文化在华夏文化发展历史上“承上启下”,成为代表“华夏”、“中华”、“中国”的正宗传统文化。而汉文化的肇始和中心,正是当年宏伟壮观,如今满目苍凉的汉长安城遗址。

  通过古代丝绸之路进行交换的不仅仅是商品,东西方文化也通过丝绸之路不断交融荟萃,对东西方融合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当代中国构建和谐社会,推动建设“命运共同体”的进程中,需要高度重视和研究汉文化的包容与和谐,发挥其在构建和谐社会及世界新秩序中应有的功能和作用。保护和利用汉长安城遗址,并非纯粹为保存而保存,而是要保留汉文化的物质载体,继承和发扬汉文化中的积极因素,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留一个实实在在的文化之根,为推动世界新秩序的建立寻求一个有力的支点。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