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头条-正文
“学”要建立在尊崇的基础上
吴勤
//www.workercn.cn2016-06-29来源:宁夏日报
分享到:更多

  

  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基础在学,关键在做。中央的这一总体要求,深刻揭示了“学”“做”二者的辩证关系,“学”是基础,就像过河必须要用的桥和船一样,只有认真学习领会,才能知道去做什么、如何去做;如果不学习或不认真学习领悟,“做”就成了无源之水,过河也就成了一句空话。“做”是根本,就是要实现过河这个目标,只有实实在在做好了,才算实现了学习的初衷;如果没有认真做或者没有做好,“学”就成了花拳绣腿,必然失去动力。“学”最终只有体现在“做”上,才能“学”有所成,“做”有依据,二者相得益彰、辩证统一。事实同时告诉我们,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都必须建立在对其尊崇的基础之上。

  “学”相对于“教”而言,更具有主动性,它是“学”的本质属性,要我学和我要学,其结果截然不同。毛泽东同志为我们做出了崇尚理论的示范,“《共产党员宣言》,我看了不下一百遍,遇到问题,我就翻阅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有时只阅读一两段,有时全篇都读,每阅读一次,我都有新的启发”,还为我们指出了学习的科学方法,“要学马列主义经典著作,要精读,读了还要理解它,要结合中国国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去分析,去探索,去理解。理论和实践结合了,理论就会是行动的指南。”

  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学”“做”脱节是一个突出问题。山东省委原常委、济南市委原书记王敏,他在警示录中述说了自己贪腐堕落的心路历程,“台上一套,台下一套,说一套,做一套;人前是人,人后是鬼”。他常常独自坐在客厅看红色影片,每当看到片中英雄人物奋不顾身、革命先烈壮烈牺牲,都激动难抑、泪流满面。这些影片他几乎全都看过,有的还看过几遍、十几遍乃至几十遍。可当记者问他,既然常常主动看红色影片,会不会联系自己所作所为去反思?王敏不假思索地作答:“不会,从来不会。当时的感动是真的,但第二天自己想做啥还做啥。”事实上,王敏也知道这些是正义的,但他并没有按照这些道理去做,归根结底还是没有真正信奉。“你要信奉一些东西,你就会按它去做。如果你连信奉都做不到,你肯定做都不会去做。反过来讲,如果信奉一些东西,你肯定会在自己的行动中去实践它。”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孙正聿认为,“我们的传统文化之所以有价值,就是它相信通过一个人的观念就可以改变他的行为。一个人说一套做一套,只能说明他其实并没有认同他说的这套东西,他也并没有想明白那个道理。”

  有“中国文化实践者”之称的学者薛仁明认为,学习国学,首要是考察老师的质素,这个质素关键不在他的学识如何渊博,而要看他能否知行合一,正所谓“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山东大学终身教授刘大钧认为,“知行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有的领导干部把当官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视其为职业而非志业,少了一份操守,缺少了一种弘扬大道的使命感。在一种浮躁心态的驱动下,失去了传统士大夫那种为生民立命的道德使命感,不能做到“知行合一”。这是传统人文精神的丧失,也是传统伦理道德的沦落。

  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实践中,作为一名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要在比中学,在学中悟,在悟中做,吾日三省吾身,时常扪心自问,对党章党规和系列讲话的学习、对传达的文件精神、对上级汇报的工作和设想等,自己真正认同了吗?信奉了吗?王岐山同志在制定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座谈会上强调,言行一致最终要体现于行。要始终把党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虔诚地尊崇党章,牢记入党时的铮铮誓言不变心,心境如初,对党绝对忠诚才是“根”;要始终把《廉洁自律准则》《纪律处分条例》作为修身做人、用权律己的基本遵循,作为干事创业的行为规范,自觉践行才是“真”;要真学信奉系列讲话,始终保持一颗纯洁心,每临大事有静气,心底无私天地宽,慎独慎微、勤于自省,襟怀坦白、表里如一,问心无愧才是“实”。 从严从实铸就知行合一传统美德,永远做一名“四讲四有”合格共产党员。(作者系彭阳县委常委、纪委书记)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